第172 可惜了(1)
“臣年少无知,读书也少”
“别来这个,心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朱标抓了一枚红果送到口中,酸的直皱鼻子。
“开源的事,臣以为第一要务就是铸造银币!”
李景隆看看朱标,开口道,“民间如今用银子的越发的多了,就好比这几次臣所组织的拍卖会,都是用银票来结算的!统一钱币的样式重量,重新铸造官钱这一项朝廷每年的获利,就不会是少数!”
“嗯!”
朱标又拿起一个苹果,咬了一口,满意的点头。
“此事已在日程了,下一个”
“下一个嘛?”
李景隆顿了顿,看向朱标,心中暗道,“我敢说,你敢干吗?”
~~
“下一个就是”
李景隆有些头疼。
作为一名穿越者,没啥文化的穿越者。
虽说真正的经济之道,什么宏观调整,什么外需内需的他整不明白。
可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呀!
都不用什么太有新意的东西,就是迎合这个时代的,解除海禁,大力发展工商业,就够标哥头疼的了!
再往深点,把张居正那一条鞭不,雍四爷改良的一条鞭什么摊丁入亩,什么官绅一体纳粮了全拿出来,大明至于没钱吗?
同样是封建王朝,人家满清还是外族,可公允的说人家在经济上的抵抗力比大明强多了。
满清前中期,连续对外扩张七十多年,即便是到了中后期,道光年平张格尔,左公进疆,平定西藏
这都是靠着经济支撑的!
明军时常陷入缺饷少粮的地步,满清的军队呢?满清的军队或许不能打,但没见因为军饷因为吃不上饭哗变的!
而且还虽远必赔赔了那么多还没赔到饭都吃不上的地步,还能捣鼓点军舰啥的,虎死了架子也没倒!
这其中是有中国经历了五百年白银涌入的红利期的红利,但归根到底人家能收上钱来!
他怎么收的钱?
就是完全吸取了大明帝国亡国的教训!
第一,控制土地。
第二,控制宗室。
第三,控制官绅。
第四,灵活多变。
祖宗成法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不需要的时候丢一边!
当然这些话李景隆也只能在心里想想,根本不敢跟标哥说。
不但不能对标哥说,甚至不能对任何人说。
他自问没张居正的本事,也不想当张居正!
“下一个是什么呀?吭哧瘪肚的?”朱标斜了李景隆一眼,继续说道。
李景隆笑笑,“臣”
说着,把他心一横,“臣觉得可以放开民间开矿权,开放民间工商私营权!”
“哦?”朱标的表情,凝重起来。
大明朝立国到现在行使的,其实就是古今通用的那一套开国之政。
鼓励开荒,清查田亩,降低赋税,修建水利等等。
这一套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是保障最底层的农民的!
李景隆的这个提议,没有涉及到这些底层农民,他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官绅阶层。
大明朝禁止开矿,为何不许开矿?
大明朝的手工业,不管谁家的,不管各行各业,都挂着官方的名义,为何?
甚至有的工商业,如冶铁,炼铅,各种铁器作坊,都是官营的,不许民间经营,为何?
说白了,老百姓做买卖,顶多开个烧饼铺。
挣大钱的活,抓大钱的事儿,永远都是有权的人下面的人!
就好比李景隆先后几次拍卖会,那些各地豪门豪商,他们背后没靠山谁信那?
他们没靠山能有那么大的买卖?
他们没靠山别说做买卖了,原材料都弄不来!
不许开矿,不放开民间所有的工商私营权,是为了保证既得利益阶层的垄断权!
而且这些既得利益者阶层的说辞还让人难以反驳!
不许开矿,是因为矿工凶狠好斗,少则数百多则数千聚集一处,一旦暴力抗法,后果不堪设想。
不许民间所有工商业都能经营,是因为怕有不良商人盘剥百姓,以次充好缺斤少两!
尤其是手工业,所有的工匠都在官府手中。
商人,就是官商,也是从官府经营的官卖之中买手工制品。
“我让你说个法子”
朱标看着李景隆,翘起二郎腿,笑道,“不想你直接给我来了个大的!”
“前者有些难,但后者臣觉得还是可以的!臣说的放开民间工商业,允许他们各行各业自由买卖,不再进行约束!”
李景隆装作没听懂朱标的话,继续道,“朝廷不再官营或者说慢慢的不再插手官营,除了盐铁官营之外。甚至包括茶,商人们卖什么买什么,只要不犯法,随他们自己!”
“商人跨州府行商,也要给予便利而不是,继续的限制!”
那些各地的豪商为何世代都是豪商,还是因为他们在当地的关系,使得他们垄断了当地的生产材料和生产能力,外人进不去,他们才能发财!
朱标脚尖点点,“放开工商私营回头跟商人收税?”
“税是一定要收的!”
李景隆笑道,“如今我大明的商税几乎等于没有!呵呵!不过怎么收,这事还得太子爷您和皇上拿主意!但有一点,商税不收实物”
朱标眼睛一亮,陡然起身,“现银!”
“对,收现钱!”
李景隆躬身笑道,“如此,朝廷就有了一条长期的稳定的,现银来源!”
“这是你自己想到的?”
朱标眯着眼,上下左右打量李景隆半天。
“是!”
“想了多久?”
“刚想到的?”
“嗯?”
李景隆哭丧着脸,“您不逼臣,臣还是想不出来,就刚才脑子中那根弦那么一动,想了这么一个主意!”
“你呀,就是得压着你,逼着你,你才肯真出力!”
朱标点点李景隆的脑门,“开矿这事在老爷子那有点难,但开放民间工商业私营,这事倒是大有可为!”
说着,他背着手在地上来回踱步,“朝廷不收这个钱,各地官府专营的工商业,其实钱也是落在当地官绅的手中肥了官商,损了朝廷!”
“这个提议好!不过”
李景隆上前,“不过阻力也大!”说着,顿了顿,又道,“尤其江南!”
阻力肯定是大的!
远的不说,标哥你老丈人那一派的人就未必愿意!
甚至文官集团,三分之二的人都不愿意!
乃至天下各州府的官吏,都不会愿意!
大明朝不是没钱,是这些人从上到下把钱都变成了自己的钱!
开放工商业私营,等于从他们手里抢钱,他们能愿意?
“这事,回头我找几个可靠的人,好好商量一下!”
朱标沉吟片刻,“这事,还真是大有可为呀!”
说着,他看向李景隆,“可惜了?”
“我操,要杀我?”
李景隆心里咯噔一下,挤出几分笑脸来,“您说什么可惜了?”
“我说你当个勋贵武臣可惜了!”
朱标叹气,“以你只能,只局限在武将一途,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