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这么安全的练兵对象可不好找
虽然醇亲王没有授权,并且加大了对沙俄帝国的警惕。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还要靠着沙俄帝国的援助清国才打得起仗,醇亲王不仅不敢更进一步限制沙俄,反而让沙俄帝国的声势越来越大。
亚历山大虽然不配当中将,但多年的军事教育让他还是有点东西的。
加大对军队的掌控后,亚历山大立马让顾问团成员带着两万人分出主力,往东前进,成为新的侧翼。
并且拖沓已久的主力进攻很快就到来了。
清军中路主力开始正式进攻滨州外围城防阵地,上百门火炮震天响,一枚枚炮弹砸在大汉军的阵地上。
不仅如此,亚历山大还将五万预备队抽调上来,放在了侧翼,防止大汉军侧翼突破。
至此,清军已经投入了四十万人参与一线进攻,而这几乎就已经是清军的极限了。
毕竟清军虽然不需要剿匪,但也要保证运输线安全,保证地方平静。
同时还在津门放了三万人,保证大汉军跨海登陆时能挡住,或者说给皇帝和太后争取西狩的时间。
而且也还得留一支军队在山海关,防备东瀛人或者大汉军从北部偷袭。
……
“听说清国已经在长安建设行宫了,这是不打算向北出关了?”
没错,这么多章之后,主角儿又登场了。
汤潇逸一直在等东瀛海军有所动作,但一直没有,看样子是铁了心要等战列舰归来才肯动弹。
到这儿汤潇逸才有空关心一下和清国的“战略大决战”。
“毕竟京师离海不远,北洋海军被我们接收后,伪朝失去了海军,肯定怕我们跨海登陆。”
“之所以向西不向北,一来是北边有东瀛人,二来往西进入关中地区,还在华夏,还能站住正统的脚跟。”
刘一鸣不用猜都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当初汤潇逸也害怕过。
当初还是闽军时,汤潇逸就一直在担忧敌人跨海登陆。
所以汤潇逸一直想建设永春至闽都的铁路。
当时刘一鸣还不太能感同身受,直到今天,大汉军掌握了制海权,他才明白当初汤潇逸为什么怕。
也明白了为什么明明已经控制了区位条件更好的江南厂,汤潇逸还一个劲儿的往闽厂投资。
跨海登陆实在是太无赖了,大汉军要是敢冒险,愿意承受伤亡,有五成的概率可以在一周内彻底包围整个清军主力。
太无赖了!
“大都督,是否考虑登陆津门?”
刘一鸣比较倾向于登陆,能尽快结束战斗,省点钱,
“毕竟大规模作战,消耗甚大。”
汤潇逸摇摇头:
“登陆来的快是快,但结果呢?最多只能击败清国皇室。”
汤潇逸走到地图边,
“大规模陆地作战,才能消灭更多顽固不化的地主腐儒,才能让士兵得到更多的锻炼。”
“这么安全的练兵对象可不好找。”
汤潇逸说着,拿起笔描绘起和沙俄帝国的边境:
“若是不进行大规模地面战争,又怎么把沙俄进一步拉进来呢?”
“若是沙俄不更进一步,就这么怂了,我们可没有足够的理由夺回失去的土地。”
西部44万平方公里,约等于欧洲大国的面积,东部上百万平方公里。
不管未来是不是盟友,失去的,总要拿回来。
“这场战争不重要,包括辽东的战争,都已经结束了。我们该准备下一场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