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慷慨的大明,因祸得福的暹罗!
一百六十余里的路程,并不遥远。
然而,此地乃热带地区,地形复杂得如同迷宫一般。
四处皆是茂密得近乎窒息的丛林与繁盛的草木。
虽然中间也开辟有道路,但为了防止遭受突如其来的意外袭击,同时严密防范那些隐匿在暗处、随时可能致命的蚊虫蛇蚁。
大明远征军的行军速度极为缓慢,每一寸土地的推进都十分谨慎。
历经整整三天的行军,大军才终于抵达了大城府的城墙之下。
高耸的城墙,此刻就像一道沉默的巨兽,横亘在明军面前。
朱寿当即令明军做好攻击准备,发起攻城的时候,李思聪却阻止了他:“将军且慢!”
“我大明此次出征,其目的在于逼迫暹罗逮捕那些丧心病狂的人贩子。”
“释放被囚禁的大明百姓,并立下誓言,永不再犯。”
“暹罗与我大明相距甚远,风土人情也与大明大相径庭。”
“我大明绝无可能在此设置行省,直接统治暹罗,陛下心中亦无此打算。”
“陛下真正的意图,是借机与暹罗建立稳定的外交关系,并非将其彻底摧毁。”
“因为摧毁暹罗,反而不符合我大明的长远利益。”
“如今,我大明已然大败暹罗大军,兵临大城府城下。”
“倘若再继续攻打,阿瑜陀耶王国必定会走向灭亡。”
“到那时,我大明就算想要谈判,都找不到能对话之人。”
“眼下,倒不如先在城下驻扎下来,且看他们作何反应。”
“以我的观察,暹罗的大臣们皆是些胆小如鼠之辈。”
“之前他们不知我大明天军的厉害,才叫嚣着要与我大明开战。”
“如今暹罗大军被我大明击败,他们想必早已吓得肝胆俱裂。”
“此时,应当是他们主动向我大明请降的时候了。”
朱寿微微皱起眉头,道:“若他们仍然执迷不悟,负隅顽抗,我们又该如何是好?”
李思聪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说道:“那我们便炮轰暹罗皇宫,再狠狠地逼他们一把。”
“量他们也不敢再肆意妄为!”
二人正说着,突然有人匆匆来报:“启禀将军、使节大人,有自称是暹罗国王特使的人,请求拜见大明将军和使节。”
李思聪不禁笑道:“说曹操,曹操到!这不是就来了吗?”
“带他们进来吧!”
可话刚出口,他又改变了主意:“不,如此重要的人物,我要亲自去迎接他们。”
听闻李思聪要亲自迎接暹罗国王特使,朱寿不禁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惊讶,略带深意地望向李思聪。
他心里十分清楚,李思聪以往对暹罗的王公大臣,那可是傲气十足,连正眼都不瞧一下。
如今大明军队大获全胜,在这胜利的高光时刻,李思聪却把姿态放得如此之低,着实令他感到意外。
朱寿心中满是疑惑,可还是选择将这些疑问默默藏在心底,没有多言,只是微微点头,任由他前往迎接暹罗国王的特使。
此时,暹罗特使正站在明军的军营外,整个人如惊弓之鸟,紧张得手脚都不知该如何安放。
他的目光战战兢兢地落在明军士兵手中那乌黑发亮的火枪上,每看一眼,心脏就猛地抽搐一下,冷汗不断从额头冒出。
他深知,这火枪能喷吐夺目火龙,瞬间射出一种名为“子弹”的金属。
那射出的速度快到超乎想象,肉眼根本无法捕捉,看不到其飞行痕迹。
其威力更是惊人,即便是皮糙肉厚的大象,被几颗子弹击中,也会轰然倒地,气绝身亡。
在此之前,暹罗特使从未听闻过这般神奇又恐怖的武器,更别说亲眼看见了。
可这几日,随着暹罗大军的惨败,关于火枪的恐怖传闻,像瘟疫一般在大城府迅速传开。
他自然也有所耳闻,心中早已被恐惧填满。
此刻亲眼见到实物,内心更是波澜起伏,如何能平静得下来?
他此次身负求和重任,内心满是忐忑,实在不知道大明将军是何等脾性,好不好说话,到底会不会接受他们的求和请求。
大明的使节,他是在朝堂上见过的,态度十分强硬。
那时双方尚未开战,那位使节就直接发出了最后通牒。
如今暹罗军队大败,只怕对方还要更过分。
一想到这里,暹罗特使就愈发惶恐不安,双腿微微颤抖。
他心里明白,眼下的暹罗,面对如狼似虎的明军,毫无招架之力。
若是明军不接受议和,那曾经辉煌一时、庞大的阿瑜陀耶王国,恐怕就要在这一场战争中彻底走向灭亡。
不过,事情应该不至于走到那般境地吧?
暹罗特使强作镇定,不断在心中给自己打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出发前,拉玛菩提二世郑重地交待过,只要能保住大城府,保住阿瑜陀耶王国的根基,大明提出的任何条件,都要毫不犹豫地接受。
这,便是他此刻唯一的“底气”,也是支撑他站在这里的全部信念。
只希望大明能看到阿瑜陀耶求和的“诚意”,放阿瑜陀耶一马!
“哈哈哈,尊贵的暹罗特使,我的挚友,热烈欢迎你的到来!”
李思聪朗笑着大步跨出营帐,声音爽朗,仿佛是在迎接多年未见的老友。
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瞬间驱散了空气中紧张的阴霾。
一句话,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让暹罗特使内心泛起层层波澜,惊得他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受宠若惊。
在来之前,暹罗特使无数次在脑海中设想此次出使的场景,他笃定自己身为败军使者,定会遭受大明将军和使节的百般羞辱。
他甚至在心底默默排练了无数次如何忍受那些难堪的言语。
为了暹罗的生死存亡,他已下定决心,将个人的颜面和荣辱抛诸脑后。
可当李思聪这般热情地出现在面前,他整个人都愣住了,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这位曾在暹罗朝堂上,面对暹罗国王的威严毫不退缩,哪怕刀斧架在脖子上都不屈服的大明使节,如今不仅没有丝毫羞辱他之意,反而给予了自己这般高规格的“礼遇”。
刹那间,暹罗特使眼眶微微泛红,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感动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阿瑜陀耶国王特派使节,参见大明使节!”
他慌了神,手脚并用,匆忙整理好衣衫,然后深深地弯下腰,行了一个大礼,动作间满是急切与敬畏。
“无须多礼!”李思聪眼疾手快,一把稳稳地扶住他。
“大明会用世间最强大的火枪火炮,去对付那些与它为敌的人。”
“同样,也会用最美的鲜花和最香醇的美酒,来迎接真正的朋友。”
李思聪露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里既有友好,又藏着几分深意:“到底是要与大明做敌人,还是做朋友,这就得看阿瑜陀耶国王如何抉择了。”
暹罗特使听后,身子微微一颤,连忙上前一步,脸上堆满了谦卑的笑容:“我们国王对大明的威名早已仰慕已久,一直都盼望着能派人前去朝贡,只可惜路途遥远,山川阻隔,始终未能如愿。”
“之前拒绝明使的合理要求,实在是被一些居心叵测的小人蒙蔽了双眼,蛊惑了心智。”
他一边说着,一边痛心疾首地摇头,脸上的懊悔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大王被大明的威严与仁德所震撼,已然将那些鼓吹与大明为敌的佞臣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并且,大王还派出大量人马,全力追捕那些残害大明百姓的可恶人贩子,同时释放所有遭到无辜囚禁的大明子民。”
“我阿瑜陀耶王国,在此向大明郑重承诺,类似的恶劣事件,绝对不会再发生第二次。”
“我阿瑜陀耶王国,被誉为地上佛国,人间天堂,断然不会成为那些卑鄙无耻的人贩子的容身之所!”
“希望从今往后,我阿瑜陀耶能与大明和平共处,永不再开启战端。”
李思聪仰头大笑,大步上前,热情地拉住暹罗特使的手,目光中满是真诚:“大明,乃礼仪之邦,向来爱好和平,断不会与真心结交的朋友兵戎相见。”
“今日你远道而来,足见暹罗与我大明交好的诚意。”
“瞧,我早已为这份友谊备下一份见证——大明与暹罗的友好条约。”
“只要签下这份条约,从今往后,暹罗便是大明生死与共的挚友。”
暹罗特使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惊喜之色,脸上的愁容瞬间消散。
他原以为此次出使大明军营求和,必定荆棘满途,是一项非常艰难任务。
却未曾料到,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完全超乎想象。
很快,在李思聪的热情引领下,暹罗特使踏入了明军的大帐。
随后,李思聪从案几上郑重地拿起一份文书,递到暹罗特使面前,那正是早已准备好的《明暹友好互助条约》。
暹罗特使连忙双手接过,小心翼翼地展开细看。
一、兹因大明与暹罗此前因误会而爆发战争,为消弭战火,还百姓安宁,特议定此约。自条约生效之日起,两国永结同好,和平共处,永不开启战端。任何企图破坏和平的行径,都将遭到双方的共同抵制。
二、大明与暹罗秉持平等、自愿、友好、公平、公正的原则,郑重签订此条约。双方在交往中,尊重彼此的主权和尊严,以诚意相待,共同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三、此前,暹罗国王受奸佞误导,贸然与大明开战。如今国王已幡然醒悟,为表追求和平的坚定诚意,暹罗愿意全额赔偿大明在此次战争中的所有开支,包括所有的人员工资,伤残赔偿,一应军费、物资损耗等,以弥补过往的过错。
四、此前拐骗、绑架、囚禁大明百姓的人贩子,暹罗官方需立即展开全力追捕,一经抓获,即刻移交大明官方依法处置。同时,将此前被囚禁的所有大明百姓全部释放,交由大明舰队安全带回大明。对于遭囚禁百姓在囚禁期间的劳动所得,需认真计算,先通过没收人贩子的财产予以补偿;若仍有不足,暹罗官方将毫无保留地予以补足,确保每一位百姓都能得到应有的赔偿。
五、鉴于此次战争的起因,暹罗郑重向大明承诺,往后但凡大明律法依法判定有罪之人,无论其是大明子民还是暹罗国民,暹罗在收到大明正式的引渡文书后,必须立即展开行动,将人犯逮捕,并迅速移交大明定罪。不得找任何借口推诿、拖延,以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尊严。
六、大明愿主动派出“文明的使者”,向暹罗民众传授圣人之言,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助力暹罗迈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文明之路。暹罗承诺全力保护这些使者的人身安全,保障他们的教学活动不受任何干涉,让文明的种子在暹罗大地生根发芽。
七、大明与暹罗永结友好,为促进双方经济繁荣,两国互通商贸往来。双方相互开放所有的海岸和海港,供对方的船只自由靠岸歇息和补给。
八、作为友好互助的伙伴,双方应平等为对方提供良好的经商环境和条件。无论是开办银行、报社,还是经营商铺、贩卖物资等商业活动,凡大明人来暹罗经商,暹罗不得设置任何不合理的阻碍,而应竭尽全力提供一切便利,让商业活动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蓬勃发展。
九、若大明人与暹罗人因商业纠纷或其他原因发生冲突矛盾,一律由大明的官府依据大明的法律进行公平公正的判决。暹罗官方无条件认可大明官府的相关判决结果。若有异议,可向大明更高一级的法律机关提起上诉,直至获得终审判决,确保每一个纠纷都能得到公正的解决。
十、本着友好互助的原则,大明将用自身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帮助暹罗进行矿产资源开发,致力于提高暹罗百姓的生活水平。暹罗官方自愿将境内所有矿产资源交与大明开发。大明将按照适度、合理的原则,支付相应的费用,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十一、大明与暹罗签订军事同盟条约,任何一方遭到攻击,皆视作是对双方的共同侵犯。另一方将派遣军队,全力帮助盟友抵御入侵,共同捍卫领土完整和国家尊严。
十二、鉴于目前暹罗军队实力相对薄弱,为维护暹罗的安全稳定,作为盟友,大明将派出训练有素的军队,驻扎于暹罗的海边,为暹罗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暹罗应向大明支付合理的驻军费用。此外,大明还可根据暹罗的具体需求,向暹罗军队派出专业的特别指导,帮助暹罗训练一支强大、精锐的军队。也可由暹罗派出军官,接受大明的培训。
十三、大明与暹罗相互派遣使节,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使节将定期交流,增进双方的了解与信任,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升温。
十四、上述内容一经签订,便具有不可更改的法律效力,成为两国友好关系的坚实基石。未尽事宜,可通过附件进行补充完善。
……
暹罗特使的目光逐字逐句扫过条约的每一条内容。
眼眶渐渐湿润。
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
在他的预想中,此次求和,大明必定会像恶狼一般,狠狠敲他们一笔竹杠。
他本以为大明会逼迫暹罗割让大片肥沃的土地。
让暹罗国王俯首称臣。
还要上交如山的金银财帛。
甚至强索大量的女子。
为此,他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内心满是苦涩与无奈。
就连劳军的女子,暹罗国王都已经下令在国内紧急征召了。
整个暹罗都笼罩在一片惶恐与屈辱之中。
可当他真正看到大明提出的条件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明所提的条件,竟是如此的宽厚仁慈。
没有一丝趁人之危的狠辣。
根本没有借机大肆敲诈。
条约里仅有的赔偿条款,只是要求暹罗赔偿大明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开支。
这要求,合理得让人无法反驳。
毕竟,这场战争的挑起者是暹罗。
承担相应的费用,天经地义。
至于补偿那些被奴役的大明劳工的劳动所得,更是情理之中。
虽然这两笔钱加起来,数额着实不小。
对暹罗的财政而言是个沉重的负担。
但李思聪又十分贴心地提出,如果暹罗财政紧张,一时筹集不出足够的资金,大明银行可以提供低息贷款。
待将来,暹罗在大明的帮助下发展起来,有了足够的财力,再慢慢归还。
而那贷款的利息,低至每年仅百分之四!
“天啊!”暹罗特使在心中惊呼。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低息。
要知道,在暹罗国内,那些贵族老爷们借给农奴的利息,通常高达一年百分之三百。
与大明的低息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再看那关于双方民众纠纷裁决的条款,规定由大明官府进行判决。
暹罗特使心中想,这又有何妨呢?
何况还有上诉的机会。
他相信大明的官府秉持公正,绝不会胡乱裁决。
定会给出一个公平合理的结果。
再说,暹罗人为什么要与大明人发生矛盾冲突呢?
就不能多让着一点吗?
那些贱民,他们胆敢得罪大明的“老爷”,就该被狠狠的责罚。
由大明的官府进行审判,已经很便宜他们了!
按条约规定,大明不仅要主动向暹罗传播圣人之道,教化暹罗民众。
助力暹罗提升文明程度。
还要帮暹罗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竟然还会支暹罗开采费用,太慷慨了!
更重要的是,双方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
从今往后,暹罗的海岸将有大明的精锐驻军。
如同坚固的堡垒,庇护着暹罗不受外敌侵扰。
暹罗,这个饱经战乱的国度,竟因这场战争因祸得福。
“太划算了!”暹罗特使在心底呐喊。
大明实在是太慷慨了。
他们自称是文明的传播者,如今看来,所言非虚。
也只有大明这样高度文明、心怀天下的国家,才会与战败的暹罗签订如此“公平公正”的条约。
若是换作其他国家,暹罗必定会遭受无尽的羞辱。
哪还能得到这般优厚的待遇和条件。
暹罗特使内心狂喜,激动得双手都微微颤抖。
他再也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伸手拿起笔。
毫不犹豫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仿佛生怕下一秒,大明就会反悔收回这些善意。
“你要将条约带给你的国王,只有他亲笔签下,才真正生效。”
李思聪走上前,神色温和,轻声提醒道:“你的签名,只是暂时性的。”
“请大明使节放心!”
暹罗特使猛地一拍胸膛,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我将这份文书带回,一日之内,必定带回国王的亲笔签名,绝无差错!”
“好!”
李思聪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抬手用力拍掌。
随即举起了酒杯,高声说道:“让我们一起为大明和暹罗的友谊干杯!愿这友谊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暹罗特使连忙跟着举杯,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大声回应:“为大明和暹罗的友谊干杯!愿两国友谊地久天长,永世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