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姜阿山小树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丝滑的下跪!务必与明军达成和议!

激烈的枪声、震耳欲聋的炮声,以及大象那痛苦而惊恐的嘶鸣声,在空旷的战场上疯狂交织,形成了一曲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乐章。

每一声响动,都似是命运的重锤,狠狠地砸在暹罗军队的心头。

前一刻还气势汹汹、不可一世,自信满满地以为能将明军一举击溃的暹罗军队,在这枪炮齐鸣的瞬间,就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一般,彻底崩溃了!

随着大象们惊慌失措地掉头逃窜,后方的暹罗士兵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抱头鼠窜,场面混乱不堪。

他们如同没头的苍蝇,四处乱撞,完全失去了章法。

而前方的人马,早已在明军那精准而猛烈的火枪射击下,一排排地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尸体横七竖八地躺满了战场。

更致命的是,暹罗军队长久以来都极为依赖大象作战,大象在他们的军事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如同中原的将领们习惯骑在马背上指挥战斗一样,暹罗军队的指挥人员和高级将领,大多都高高地坐在象背上。

他们居高临下,本以为这样能更方便地指挥士兵们作战,掌控全局。

然而此刻,象群因过度惊恐而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

大象们横冲直撞,完全不听使唤。

首先遭殃的,便是那些坐在象背上的各级将领,他们被无情地甩下象背,重重地摔在地上,当场就有不少人一命呜呼。

没有了将领们的指挥,整个暹罗军队毫无悬念地陷入了一片混乱无序的状态。

士兵们完全失去了方向,心中只剩下恐惧和求生的本能。

他们争相夺路而逃,为了能让自己逃得更快,有的人甚至丧失了理智,挥刀砍向前方阻碍自己逃跑的同伴。

至于那些不小心摔倒在地的人,更是会被后面蜂拥而至的人群无情地践踏而过,发出一声声痛苦的惨叫,却很快被淹没在混乱的喧嚣声中。

兵败如山倒!

一支军队的强大战力,来源于严密的组织和高昂的士气。

一旦失去了这两个关键因素,没有了有效的指挥,又丧失了战斗的信念,那它实际上已经不能再称之为一支真正的军队。

而只不过是一群为了逃命而四处奔逃的散兵游勇罢了!

朱寿站在明军阵营中,目睹着这一切,不由得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身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南征北战多年,指挥过无数场大大小小的战争,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

但像今日这样,正面交锋之下,如此轻松地取得胜利,还真是头一遭。

在此之前,哪怕是对付那些实力最弱、不堪一击的军队,也总要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短则一时三刻,长则数天。

可今天,面对这看似强大、人数众多的暹罗军队,竟然如此轻易地就将其击败,实在是让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比起我中原的将士,暹罗军队委实太不堪一击了。”

朱寿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满是鄙夷之色。

在他眼中,这些刚才还威风凛凛、嚣张无比的蛮夷军队,人数又是明军的数十倍之多,却竟是如此的脆弱,一触即溃,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暹罗军队打不赢明军是他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像现在这样崩溃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还是多少超出了朱寿的预估。

这里四处都是茂密的热带丛林,地形复杂。

朱寿深谙兵法之道,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下贸然追击,很可能会让己方军队也陷入无序混乱之中,或者遭遇其他意外。

朱寿并没有下令让士兵们追击,而是让人将大炮的炮口抬得更高,调整角度,以此让炮弹能够轰击出更远的距离。

他这样做的目的,并非单纯地想要用炮弹炸死多少敌人。

而是为了让暹罗士兵们心生恐惧,促使他们逃得更久、更远一些。

毕竟,此刻的暹罗兵早已被吓得肝胆俱裂,如同惊弓之鸟,草木皆兵。

只要看到有炮弹在身边炸响,他们就会吓得魂飞魄散,自然不敢有丝毫停留,只会拼了命地继续逃命。

他们逃得越远,军队就会溃散得越彻底,人员伤亡也会越大。

看似不能造成什么伤亡的乱炮,实际上却能造成更大的间接伤亡!

一直待到视线内,再也看不到一个还站着的暹罗士兵,朱寿才下令让明军停止炮击,缓步上前,开始有条不紊地清理战场。

随后,经过简单的整顿之后,明军继续向着大城府进军。

仿佛刚才那场激烈的战斗,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过是前进途中的一段小小的插曲而已。

山坡上,拉玛菩提二世亲眼目睹了整个战争的全过程,他的身躯不由自主地颤颤发抖,脸上满是惊恐和绝望的神情。

“明军……明军当真如此可怕吗?”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恐惧。

“那些大炮,那些火龙……”

拉玛菩提二世还沉浸在刚才那震撼的战争场景中,无法自拔。

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心中充满了绝望。

暹罗大军惨败,从这里通往大城府的道路,已经再无阻碍!

一旦明军顺利进入大城府,那他的阿瑜陀耶王国,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吗?

这个念头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地刺进了他的心里。

周围的随从们,也一个比一个脸色难看,如同被一层乌云笼罩。

明军火枪火炮展现出的恐怖威力,同样深深地震撼了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大王,当务之急,还是要赶快返回大城府!”一名随从好不容易稳住了心神,鼓起勇气出言劝谏道。

此刻形势危急,必须尽快回到大城府,商讨应对之策。

拉玛菩提二世轻轻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无奈和悲哀。

他当即带着随从们,向着大城府匆匆而去。

……

大城府。

随着大批暹罗溃兵如潮水般逃回城中,暹罗军队大败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全城。

就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前,城中的暹罗民众还沉浸在极度的兴奋之中。

他们眉飞色舞地谈论着暹罗大军出击,仿佛已经看到明军遭受毁灭性打击,走向灭亡的惨状。

“阿瑜陀耶王国,那是不可战胜的!”

“区区明军,弹指间便能平定!”

“阿瑜陀耶乃地上佛国,有佛祖庇佑,任何试图侵犯阿瑜陀耶的人,都会被消灭!”

大城府的民众,即便是街道上那些最卑贱的奴隶,或是连饭都吃不饱的叫花子,谈及此事,也都骄傲地高高挺起胸膛,为暹罗的强大而由衷自豪。

然而此刻,他们却一个个如同丧家之犬。

暹罗大军竟然一战即溃。

明军就像是从天而降的天兵天将,勇猛无敌,正朝着大城府迅猛进发,很快就会兵临城下。

只要说起此事,众人脸色瞬间大变,每个人都惊恐万分。

许多人已经开始匆忙收拾家当,带着全家老小,慌慌张张地出城逃命。

那些平日里就为非作歹的人,听闻“末日将临”,更是彻底陷入了疯狂之态。

街道上,抢劫的、偷盗的,各种恶行不断上演,乱成了一锅粥。

官府此时也完全失去了管制的能力,整个大城府人人自危,陷入了一片惊恐与慌乱之中。

暹罗皇宫。

“你们不是信誓旦旦地说,明军只要上岸,没了舰炮的支援,就绝不是阿瑜陀耶大军的对手吗?”

上方,拉玛菩提二世怒目圆睁,咆哮如雷:“为什么我们的大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满殿一片死寂,鸦雀无声。

众大臣们全都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没有一个人敢出声回答。

“你们说啊!”拉玛菩提二世愈发愤怒,“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大王,明军的火枪火炮实在是太过厉害,我军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不如讲和吧。”

跪在地上的一名大臣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拉玛菩提二世目光如刀,冷冷地剜了他一眼。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在朝堂上慷慨激昂、极力主张与大明开战的那位大臣。

这句话仿佛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朝堂之上压抑的气氛。

其他大臣们像是找到了宣泄口,纷纷迫不及待地开口。

“大王,明军简直就是来自地狱的恶魔,所到之处,无人可挡!我们除了议和,别无他法啊!”

一位身形略显佝偻的老臣,声音颤抖,带着几分哭腔,急切地谏言。

“是啊,为了阿瑜陀耶的千秋基业,为了大城府的万千百姓,更为了大王您的安危,当下唯有议和,才能保住我们的一切!”

另一位大臣满脸忧色,重重地磕了个头,额头触地,久久不起。

“大王,我军已然大败,士兵们军心涣散,四处奔逃,根本无法再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如今的大城府,几乎等同于一座不设防的空城,明军一旦兵临城下,那后果,不敢想象啊!”

一位年轻些的大臣,双手伏地,声音中满是惶恐与绝望。

“就算勉强凑齐人马又能怎样?我军的刀枪剑戟,如何能敌得过明军那威力巨大的火枪火炮?上去也只是白白送死罢了!”

又一位大臣忍不住高声悲叹,捶胸顿足。

“没错,明军不就是要求我们抓捕那些人贩子,释放大明的奴隶吗?我们答应便是,只要能换来和平,这点要求又算得了什么!”有人附和道。

“若为了那些人贩子而与明军死磕,甚至导致亡国,那便是天大的笑话了!”

一时间,满殿的大臣们,再也没有一个人主战,全都声泪俱下地恳请议和。

至于此前人贩子悄悄送来的那些礼物,那些所谓“微不足道”的好处,此刻在他们心中,早已变得一文不值。

在身家性命和那点微薄的金钱利益面前,该如何抉择,答案不言而喻。

没有了人贩子的礼物又何妨?

只要阿瑜陀耶王国还在,自己的性命得以保全,身为王公大臣,还怕日后找不到新的生财之道吗?

可若是王国覆灭,性命不保,那一切可就真的化为乌有了!

“议和?”拉玛菩提二世怒目圆睁,扫视着这帮之前喊打喊杀,如今却吓得瑟瑟发抖的大臣,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几欲喷发:“现在才想着议和,不觉得太晚了吗?你们觉得,明军会轻易同意吗?”

“大王无须忧心!”

一名神色谄媚的大臣赶忙说道:“大明与我阿瑜陀耶,毕竟隔山隔海,相距甚远。”

“即便他们有心占据我国,可往后还要长期派兵驻守,治理起来更是劳心费力,又何苦如此呢?”

他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副深谙世事的表情。

“我听闻,大明此前征伐倭国,最后也不过是让倭国签订条约,每年按时纳贡罢了。”

“那倭国的倭寇,长期在大明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得罪大明的程度,可比我们严重得多啊。”

他咂了咂嘴,语气中带着几分庆幸。

“如今大明派兵远征至此,他们的诉求不过是严惩那些可恶的人贩子,释放被掳掠的大明奴隶。”

“眼下我军战败,形势危急,我们只需向他们俯首称臣,按时纳贡即可。”

“最多,大明也就是再多索要一些财物罢了。”

他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这些要求,对我们阿瑜陀耶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阿瑜陀耶王国能够存续,称臣纳贡,损失些许财物,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跪在地上的身姿态,挺直腰杆,脸上露出大义凛然的神情。

听到这番言论,拉玛菩提二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青一阵白一阵,难看至极。

但其他大臣们却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纷纷附和进言。

“对啊,大王!只要大明能接受议和,保住大城府,保住我们阿瑜陀耶,哪怕再苛刻的要求,我们都应答应!”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出言,声音颤抖。

“说不定,有了大明的庇护,阿瑜陀耶王朝往后的统治,还能更加稳固呢。”另一位大臣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此言极是!”众人异口同声,此起彼伏的赞同声在大殿内回荡。

“大明实力强盛,不可匹敌,如今议和,虽说有些仓促,但也算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

就在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恳请与大明和议之时,一道突兀且不和谐的声音,骤然在大殿内响起。

“你们这群软骨头!”

一名身材魁梧、满脸虬髯的武臣猛地从地上站起身,双眼圆睁,怒目扫视着周围的文臣,大声吼道:

“之前一个个信誓旦旦,叫嚷着要与明国开战,现在一吃败仗,就争着抢着投降,我们阿瑜陀耶的颜面,都被你们这些人丢尽了!”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随后,他双手抱拳,向拉玛菩提二世恭敬行礼:“大王,事到如今,倘若明国执意要战,那我们便与他们死战到底!怎可这般轻易就向明国低头投降?”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

“他们就算暂时占了我们的大城府,可别忘了,我阿瑜陀耶幅员辽阔,拥有数千里的锦绣江山,还有更为广袤的土地。”

“明军人数有限,就那么点兵力,难道还能将我们整个阿瑜陀耶都收入囊中?”

“我们与他们拼了,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死战到底!”

“用明国人的话说,我们阿瑜陀耶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就不信,明军能跟我们长期耗下去!”

不得不说,他这番话,虽然听起来有些不顾一切,有些疯狂,但却句句属实。

明军远道而来,后勤补给困难,确实难以长期消耗。

然而,问题在于,一旦丢掉大城府,阿瑜陀耶王国的根基必将动摇,还能继续安稳存在吗?

想到这里,拉玛菩提二世的脸色愈发阴沉,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荒谬至极!”一名身形瘦削、尖嘴猴腮的文臣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他的声音尖锐刺耳,如同夜枭啼鸣:“大王,此人简直是想把我阿瑜陀耶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其心可诛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那名武臣,脸上满是憎恶的神情。、

此时,其他大臣也纷纷开口。

“大王,如今正是与明军议和的关键时期,此贼却在此大放厥词,狂妄言战。一旦这些话传入明军耳中,必定会激怒他们,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大王,臣恳请将此獠就地正法,以向明军表明我阿瑜陀耶坚定的议和之心!”

“杀了他!向明军示诚!”

“杀了他!”

“杀了他!”

刹那间,满殿的大臣们,叫喊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仿若一群被激怒的乌鸦。

拉玛菩提二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着,随后又缓缓吐出。

他的眼前,不由自主地再度浮现出明军大炮轰鸣时释放出的恐怖威力,那震天动地的巨响,此刻还在耳边回响。

还有自己的大军如潮水般崩溃,士兵们漫山遍野逃窜的凄惨景象。

那一幕幕,如同噩梦般再现,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明军实力太过强大,实在不可敌,而大城府更是绝不能失!”

拉玛菩提二世紧咬着牙关,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终于下定了决心。

“来人,将这个妄言与明军死战的狂徒给我拉下去,斩首示众,以表明我阿瑜陀耶求和的坚定决心!”

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仿佛从九幽地狱传来。

“立即派出使者,火速前往明军大营与明军和谈,务必与明军达成和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