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整顿!将暹罗国王脑袋拧下来喂鲨鱼!
魏镇刑听闻此言,心中猛地一震,好似被一道惊雷劈中。
陛下居然给他下旨了?
刹那间,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短暂的惊愕过后,双腿一软,“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
声音因惊恐而颤抖,几乎不成调:“臣福建按察使魏镇刑,恭迎圣谕!”
纪纲神色冷峻,面容仿若覆着一层寒霜,高声宣读道:“陛下口谕:福建百姓,向来便有出海谋路,讨生活的习俗。”
“早在大明放开海禁之前,私自下南洋的行为,在福建民间就已盛行成风。”
“如今大明开放海禁,大力鼓励出海,然海波汹涌,航程充满艰险,出海之路困难重重。”
“且因长期海禁,民众大多缺乏航海经验,此刻正急需福建百姓将过往的航海知识与经验倾囊相授,引领众人出海。”
“如此一来,福建民众能从中获利,赚取金银财宝,实现发家致富。”
“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亦能有人带路,安全出海。”
“朝廷出海的国策,能更顺利的推出行。”
“然而,近来福建等地却冒出少数奸佞之徒,仗着自己对海外的熟悉,干起了诈骗大明同胞的勾当,甚至不惜绑架、拐卖大明百姓到海外为奴,残害大明百姓,此等行径令人发指。”
“更可恶的是,在某些地方,这种恶行竟愈演愈烈,蔚然成风,令朕痛心疾首!”
“长此以往,大明其他地方的人,必定会对福建民众另眼相看,不再信任福建之人。”
“福建百姓也将无法发挥自身优势,难以担当起大明出海的带头人的责任。”
“这些人,他们不仅是在公然践踏朝廷律法,更是在一步步摧毁福建的根基。”
“朕绝不容许在大明的疆土之内,存在诈骗窝、强盗窝、土匪窝这般藏污纳垢之地!”
“魏镇刑,你身为福建按察使,却对这些乱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毫无作为,这是严重的失职!”
“朕念你多年从事刑侦办案,向来还算尽职尽责,且此次诈骗案作案地点不在福建境内,作案方式又是前所未闻,难免有所疏忽,倒也在情理之中,暂且不追究你的责任。”
“特许你戴罪立功!”
“着你即刻与配合纪纲一同展开全面彻查,将涉案之人一个不漏地尽数捉拿归案,彻底肃清福建近期弥漫的歪风邪气。”
“正本清源,让福建成为大明出海的桥头堡。”
“让那些经验丰富的航海人,成为大明出海的优秀领路人。”
“此事关乎福建的安宁、大明的稳定,更关系着朝廷出海的大政方针,你务必全力以赴,认真办好。”
“若再有丝毫懈怠,朕不但要革去你的官职,还要取你项上人头!”
魏镇刑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心神俱震。
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连磕数下。
声音带着哭腔:“臣罪该万死!臣未能治理好福建治安,致使福建多地诈骗、绑架外地人的现象频出,蔚然成风,辜负了朝廷的信任,更辜负陛下的皇恩!”
“既然陛下宽宏大量,不嫌弃臣,臣定当竭尽全力,扭转福建的不良风气,为朝廷出海的国策尽忠效力。”
“若再有半点松懈,治不好福建的治安,天厌之,地厌之,人人皆厌之,请陛下诛之!”
此刻,他的心中满是惊惶与恐惧。
一直以来,魏镇刑都自认为在福建官场混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尤其是朝廷派出巡抚巡按,正式设立省府,统领福建境内一众衙门机构后,他与巡抚巡按的关系相处得极为融洽,因而也笃定自己的地位稳如泰山。
却万万没想到,竟会被皇帝亲自点名批评,还遭到如此严厉的警告。
纪纲睨着跪在地上的魏镇刑,眼中飞快闪过一抹难以捕捉的得意,稍纵即逝,仿若暗夜流星,却又真切存在。
转瞬之间,他便换上一副关切备至的神情。
疾步上前,双手稳稳地将魏镇刑扶起,语气温和,带着几分劝慰的意味:
“魏大人,陛下虽龙颜震怒,但念及您多年来为朝廷效力,一贯尽忠职守,想来对此次事件,您并非有意纵容。”
他微微一顿,目光紧紧锁住魏镇刑的眼睛,似要将其内心看穿:“故而,陛下也只是让我传这道口谕,对你稍加警告,也是为了防止你继续不察,以致铸成大错,到那时,才是真正的悔之晚矣。”
“陛下的良苦用心,您应当能领会吧?”
他稍作停顿,像是在给魏镇刑消化的时间。
而后又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提点:“您的问题在于,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总觉得那些人不在本地犯案作恶,便可以置之不理。”
“这种想法可得改改啦!”
“如今,正是您戴罪立功的绝佳时机。”
魏镇刑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之色,声音带着几分讨好:“多谢纪大人指点迷津。”
“若有需要下官配合之处,纪大人但说无妨,下官定当全力以赴。”
纪纲嘴角微微上扬,微微凑近魏镇刑,压低声音:“陛下的意思,是要在福建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整治行动,务必彻底肃清这股歪风邪气。”
“让其在福建这片土地上,再也没有滋生的土壤。”
“这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非得我们齐心协力不可。”
“魏大人在福建深耕多年,人脉广泛,对本地情况了如指掌,只要您全力配合,日后在陛下跟前,我自会为您多多美言。”
话音落下,便听得“扑通”一声。
魏镇刑再度重重地跪在地上:“下官承蒙纪大人栽培,愿为大人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哈哈哈!”纪纲仰头大笑,笑声爽朗,却又隐隐透着几分自得。
他赶忙伸手扶起魏镇刑,口中说道:“如此大礼,我可实在当不起。”
“说起来,论品级,我不过是个五品郎中,而魏大人您可是堂堂三品按察使啊。”
“您比我官阶还高呢,我应该称“下官”才对。”
魏镇刑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忙不迭地说道:“岂敢?岂敢?”
“纪大人乃是陛下钦点来福建查办皇命大案的钦差,怎能以寻常品级来论呢?”
“俗话说‘宰相门前奴,大过三品官’,在您这位钦差大臣面前,莫说我这小小的三品按察使,便是福建的巡抚,巡按大人来了,也得恭恭敬敬地给纪大人您行礼。”
“再者,纪大人您是陛下亲自简拔之人,又如此年轻有为,将来的前程,绝对是不可限量啊!”
“下官若能有幸拜入您的门下,承蒙您的栽培,那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纪纲极为满意地看着他,嘴角上扬,笑着说道:“魏大人,言重了,言重了。”
“纪某来福建之后,对魏大人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
“实不相瞒,陛下向我口传圣旨的时候,特意叮嘱我要相机行事。”
“若福建按察使魏镇刑是贪官污吏,那刚才给您宣读的,可就不是这道口谕,而是另一封截然不同的圣旨了。”
“不过,我瞧着魏大人还算不错,值得朝廷用心栽培。”
魏镇刑心中猛地一紧,暗自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叫侥幸。
倘若自己没有一路从福州追到清溪,没有把眼前这位纪纲奉承得舒舒服服,那所谓的“另一封圣旨”,多半就是将自己这个按察使直接拿下治罪的旨意了。
落得和清溪县令钱莫贪一样的下场。
还好,幸亏自己机灵。
如今不仅转危为安,还攀上了纪纲这棵大树。
他连忙说道:“纪大人的大恩大德,魏某铭记于心,没齿难忘。”
“若有机会,定当誓死相报。”
纪纲笑着点点头,双眼微眯:“只要魏大人实心实意为朝廷办事,把陛下交待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漂漂亮亮,那便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好了,客套话就先说到这儿,咱们来好好琢磨琢磨,该如何在福建境内彻底清除这股歪风邪气。”
……
就在纪纲奉旨清查大明境内的诈骗分子之时,另一边。
大明的海军已然抵达了暹罗附近的海域。
说起来,依照朱允熥的精心布局,大明此次讨伐暹罗、蒲甘,采取了兵分两路的策略。
海上一路,陆地一路。
只不过,陆路从云南进发,看似路程较短,实则要翻山越岭,穿越茂密的热带丛林,所需耗时间反而要久得多。
朱允熥实际上也没指望陆路的军队能发挥什么作用。
虽说历史上,中原王朝征伐这两国,走的都是陆路。
但也正因为如此,每次都铩羽而归。
这倒是不是军队的战力问题。
而是热带地区的蚊虫毒蚁,各种疾病,将士水土不服,后勤补给困难等种种因素造成。
打仗本身,反而是影响最小的。
说白了,暹罗,蒲甘终究只是两个小国。
与庞大的中原王朝,不可同日而语。
若非地形与气候环境限制,双方军队真拉到平原上面对面硬战,那随便一个中原王朝,都能毫不费力的收拾他们!
但气候地形这些天堑,限制了中原王朝的军队发挥。
这一次,朱允熥不过是借着大军出征的名义,修建一条通往暹罗、蒲甘的道路罢了。
毕竟,此地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仅从短期的经济角度考量,在这儿投资修路,实在是极不划算。
朝廷里的官员,必然会强烈反对。
尽管朱允熥可以强行压制,但也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让大臣们觉得他这个皇帝太过刚愎自用。
如今借着大军出征的名义修路,便无人再敢反对。
在朱允熥看来,只有修建好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大明才能真正强化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这不仅能威慑暹罗、蒲甘等国,就连大明自己的云南境内,也急需这样一条公路。
因此,陆路的军队,便肩负起了修路的重任。
真正讨伐的任务,还是落在海军的肩头。
医术和科学已大大进步。
随军的医生,治疗的药草和方案都准备得很充足。
驱蚊的香草,也同样如此。
此刻,在海军的旗舰之上,此次出征的统帅舳舻侯朱寿,以及使节李思聪,正伫立在船头上,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暹罗岸上的情形。
“暹罗的气候环境果然与大明大相径庭,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高山密林,树木高耸入云,连绵成片。”
“若不是我大军从海上乘船而来,只怕很容易就会被困在这密林中,寸步难行。”朱寿感慨万千。
在大明的众多将领中,他算是水战经验颇为丰富的。
后来还在大明军事学院进修过。
此番出征,朱允熥便派遣已是军务大臣的朱寿领兵前来。
李思聪点头称是:“大将军所言极是。”
“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忧。”
“此前,我大明早已有不少商人来过暹罗,他们也将探明的情况上报朝廷。”
“暹罗的都城,名为阿瑜陀耶,又称大城府,那里乃是整个暹罗的核心所在。”
“如今的暹罗王朝,也称阿瑜陀耶王朝,又名大城王朝,暹罗只是我大明对其的称呼。”
“他们以都城来命名王朝,足以看出这座城市在其国的重要地位。”
“该城虽不在大海之畔,却也相距不远。”
“我大军在距离此城不远的海边登陆,要前往其都城,便近在咫尺了。”
“这短短一点路程,倒也无需过多忧虑。”
朱寿拍手叫好:“你所言,与本将军的想法不谋而合。”
“就这么定了!”
“在上岸之前,我会下令大军向空地开炮,让那些人见识见识我大明火炮的强大威力,也好为你前往大城府会见暹罗国王壮大声势。”
李思聪点头致谢:“那就多谢大将军了!”
朱寿大笑道:“都是为大明效力,何必言谢。”
“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去见那暹罗王,有我大军在此为你撑腰,他若是敢对我大明使节有半分不敬,我必定将那暹罗王的脑袋拧下来,丢到海里去喂鲨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