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直接从了大齐王爷杨川

    营帐内,余兴与众人还在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却不知一场杀身之祸,正在悄然临近。

    待酒过三巡后,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喊杀声,余兴以为是自己的大军得胜而归,兴奋地要与众将一同出去迎接。

    可其中一员不曾喝酒的上将在仔细听完外面的喊杀声后,却忽然觉得有些陌生。

    “大王!大事不好啊,我怎么听得外面声音,似是不像我们的人得胜而回?”

    此言一出,其余之人也觉得势头有些不对,伴随着隐约传入帐内的兵戈相交之声,余兴的内心也变得警觉起来。

    “不好!难道,难道是杨川?”

    话音刚刚落下,但见一白袍将领忽然杀入大营之中,旁边追随而来的,则是阿喀族圣女孟楠。

    “余兴,可认得我否?”

    四目对视的那一刻,杨川忽然冷笑着询问对方。

    “杨,杨川?这怎么可能!我大军将你围困在喀族营地内,凭你们的能力,绝不可能杀出重围!”

    认清对面的人便是杨川后,余兴瞬间瞳孔放大,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呵呵,区区五千人,也妄想将我困住?我这几日养精蓄锐,对外故作惧怕的态度,无非就是等一个时机,等一个能将你斩首的时机!”

    擒贼擒王,在这个时代屡试不爽。只要今日能将余兴于营中斩杀,这五万精兵自然会归降。

    事已至此,余兴仍然不肯相信,迅速招呼身边几员上将一同对抗杨川。

    只可惜,憋了半月有余的杨川,今日已不打算再给对方留任何情面,再加上余兴几人皆醉酒,根本不是杨川与孟楠的对手。

    手起刀落,几个人头迅速落地,而杨川则是直接提着余兴的头颅走出了营帐。

    面对帐外已经围攻过来的数万人马,他顺手将头丢在了地上。

    “营外我大齐援军已到,你们的余兴大王也已被我斩杀,今日但有想活命者,可迅速归降,如若死战不降,下场只会和此人一样!”

    旋即,便是孟楠又提着几颗人头走出大帐。

    “你们的上将军皆被我和圣王斩杀,尔等群龙无首,何不投降我喀族?”

    此言一出,很多军士纷纷想要放下手中武器,奈何还是有头铁的人,举着长枪向杨川这边冲过来。

    而他挑选的五百勇士也全然不惧,来一个杀一个,瞬间便在帐前筑起了京观。

    “兄弟们,不要再冲了!我等随余兴出来卖命,不过为了混口饭吃而已,今日余兴已经被杀,我等何不顺水推舟,直接从了大齐王爷杨川?”

    不知军中谁说了一句话,一些人纷纷点头响应。

    “是啊,早在与大齐开战之前,我就听说草原地区新的大单于布鲁赫,也曾想与王爷为敌,奈何被王爷三擒三纵手下大将,最终向大齐俯首称臣。”

    “而且,王爷对待战俘十分仁义,布鲁赫与大齐言和后,王爷还将大齐几座城池割让给他们,让他们每年冬季都有可以取暖的地方!”

    当杨川的一幕幕往事再次被揭开后,数万大军也终于不再挣扎,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随后,便是一名千夫长亲自带头,来到杨川跟前向他叩首。

    “大齐杨王爷!我等随余兴征战四方,只为能有一处栖身之地,今日余兴战败,我们也不想再与大齐为敌!而且,而且余兴这几次之所以能胜过王爷,无非是大齐背后有人暗箱操作。”

    “王爷,今日我们愿先降喀族,至于大齐内部之事,您只需返回本国便可知晓一切。”

    “嗯,你们先平身吧,本王今日也无心将你们赶尽杀绝,等下让孟楠先带着你们入住喀族营地中,我且先回漠城一趟,和大齐太傅见上一面。”

    将剩下的事宜全部和孟楠交代好后,杨川便直奔漠城而去。

    相隔十余日,这些天,太傅李承恩也一直挺担心杨川的安危,只是几次派哨探出去寻访,皆是无功而返。

    这日,不肯就此罢休的他再次来到南城楼上向远处眺望,只期待会有奇迹发生。

    “太傅大人您看,远处有一人一骑,身着白袍者,可是咱们的摄政王?”

    听到此言,李承恩内心瞬间激动不已,赶忙循着士卒指的方向望去,但见其身形轮廓,皆与杨川相似。

    “快,快随我一同出城迎接,定是王爷找到时机,在余兴的重重包围中杀出来了!”

    正准备起身,又有士卒前来汇报新的情况。

    “启禀太傅大人,驻扎在漠城西南地区的余兴大军,今日已经开始陆续撤军,我等不知其中之意,特来询问太傅大人!”

    “只要见了王爷,一切便能水落石出!”

    眼下,李承恩心中已经没有了别的心思,只是一心想要将杨川迎回漠城。

    只要他能安然无恙,将来自己再回都城见到女帝,好歹也能有个交代。

    很快,便见漠城门下有一组军士当场列队。

    而后又迅速向两翼散开,呈椭圆形站立在护城河边,迎接远处的白袍小将。

    随着双方距离越来越近,李承恩的心情也变得愈发好起来。

    “没错!是王爷!是杨川!老天爷啊,我盼了这么多日,终于将杨王爷盼回来了!”

    在看清杨川眉目的那一刻,李承恩激动得当场落下泪水,张开双手迈着小碎步迎了上去。

    “王爷!王爷你可回来了!老夫在漠城每日守候,只为再见王爷一面啊!”

    看见李承恩,杨川也迅速跳下马来,与他相拥一番。

    待心情平复后,李承恩也是好奇地问,“王爷,余兴部队如此勇猛,包围圈重重叠加于漠城之外,不知您单人单骑,是如何突破这么多封锁圈的?”

    “呵呵,太傅大人可能不知道,我在西部新城抵抗几十万康军时,曾创建了一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最擅长突袭作战,目标便是一军首领,今日,不过重拾旧业,在喀族又重新组建了一支这样的军队罢了。”

    “哈哈!果然还是王爷会用兵,老夫若是能有王爷这样的头脑,也不至于让漠城损失这么多兵马了!”

    “今日返回漠城,除了要写一封书信,送往陛下处外,还有另外一件事,便是之前的盔甲与粮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