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天罚
原来这才是点暖锅的目的。
古望舒望着两盘切成薄片的肉片,一盘肉质坚实,颜色深红,纹理明显;一盘肉质细腻,颜色淡红,两盘的油脂均为白色。
他再次闭眼回忆看到的场景,最后确定道:“是牛肉。”
“是牛肉啊。”张虎有点失望,好不容易发现了江老爷的密室,他真希望可以直接杀进去,抄了密室抓江老爷去砍头。
古望舒则望着暧锅升起的水雾,缓缓道:“幸好是牛肉。”
贺九郎坐的远远的扇着扇子,“水开了,肉能下锅了吗?”
古望舒胃中一阵翻腾,他想自己半年内都不会吃肉了。
在初夏的时节,三人大汗淋漓的吃了一顿暖锅后分开,古望舒回了江府,贺九郎跟着张虎回到衙门跟鲍奇羽讲了古望舒在江府看到的一切。
“拜邪神而已,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罪。”说完鲍奇羽就沉默了,“不过是谁在暗中向江老爷寻仇呢?”
这个问题江老爷比谁都想知道。
“会不会是古望舒?毕竟红柳是在他住进来后出的事?”吴管事试探道。
“他一个自小长在鹿城的人,能和我有什么仇怨?”江秋年已经将古望舒的底细查问过,但还是小心道:“你觉得是他?”
“不好说。”吴管事眉毛拧成一团,“非常时期谁都有可能。”
“我们除了对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 ……”话说一半他说不下去了,如今江秋年也有了一个玉雪可爱的儿子,每当他抱起那小小软软充满奶香的小婴儿时,心中的圆满几乎要溢出来,如果有人敢伤害他的儿子,他是愿意与人拼命的。
“老爷,都过去了。”吴管事安慰他,“咱们派出的人回了信,他们说小雨和小蝶二人在兴州一切如常,并没有和什么奇怪的人接触过,想来不会是她们。”
“我也不觉得是她们。”江秋年望着窗外,“红柳是有些拳脚在身的,能从背后偷袭让她毫无反抗就丢了性命,对方也该是个练家子。”
“好不容易能过安生的日子了 ……”吴管事也头疼,“到底是谁呢?”
江秋年收回凝视窗外的目光,像是有所决断一般,“你让人把朔方城的宅子修整出来。”
“老爷——”吴管事立即明白他的意思。
江秋年垂下眼帘,“等修好了就让夫人和少爷搬过去。”
“那您两边跑岂不是很辛苦。”吴管事有些心疼的看着他仍旧瘦削的身体。
“不妨事的。”江秋年淡笑道。
吴管事跟在江秋年身边多年,知道他一但说出口必然是在心中已经反复思量过的决定。
“老爷,我觉得好像所有的不顺都是从张天师来了之后才开始的。”吴管事也说出心中疑虑,“他来了之后神教的人也跟着过来,他们胆子也忒大,割了福田院的死人头,又杀了衙门的坐婆,这次还在城北搞祭祀 ……真是无法无天。”
“张天师向来不会在一个地方呆太久,这次为什么留下就不走了?”
“听说他在等什么九星连珠。”吴管事也不是很清楚,他并不喜欢这些神叨叨的人,总是说些云里雾里模棱两可的话,“前些日子我去给他送供奉,他说他的机缘在咱们鸣沙,他在鸣沙出现,就要在鸣沙离开,等九星连珠他就能回他的青云山。”
说完他犹豫了一下,不知该不该说下面的话。
“怎么?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吴管事小心觑着江秋年的神色,他知道江秋年甚是相信这位张天师,毕竟张天师出了法子帮他延过寿,“老爷,张天师好像生病了。”其实他说的保守了,张天师不止是生病了,而是病的非常严重。
“他 ……他怎么会生病?”江秋年吃惊道。
“我去见他时,感觉他不太好,像是 ……好像中风 ……不对,不像中风 ……”他摇头推翻自己的判断,不确定道:“是有点像那个何怜怜,但没那么严重。”
“怎么会?”江秋年不敢相信,毕竟那可是张天师啊。
“老爷 ……”吴管事犹豫了一下,还是照实说道:“前几日我听送货的马帮头头讲,南边有不少神教的人都得了和何怜怜怜一样的病。”
“怎么会?”江秋年仍旧不敢相信,也可能是内心并不愿相信,但他也知道吴管事不会骗自己,“为什么这样?”
“呃 ……”吴管事眼神闪躲没有回答。
江秋年一望便知他还有所隐瞒,“你实话实说吧,哪怕是谣言也不妨说出来咱们参详参详,免得我胡思乱想”
吴管事狠狠心道:“有些人 ……那些不懂神教神通的普通人说 ……他们说 ……说这是老天爷对啖食同类血肉的惩罚。”
话一出,江秋年像是掉进了寒潭之中,只觉寒意从脚底升起,穿过五脏六腑,冻得他浑身血都冷了。
他是见过何怜怜的,那么年轻鲜活的姑娘,临死的时候手脚颤抖,寡淡的面容因为时不时的抽搐显得狰狞可怕。
“备车,我要去见张天师。”
吴管事劝他,“老爷,现下是多事之秋,又有仇人在暗中环伺,咱们万不该在此时去张天师那里。”
“不……不行,我一定要去问问清楚。”江秋年一刻都不想多呆,“快去备车,你来驾车,选辆别太引人注目的车,再让人取两顶帷帽来,万不能叫人看到我们容貌。”
吴管事情知劝不动,便下去准备马车和帷帽。
他先是让马夫驾着朴素的马车等在城外,然后才与江秋年乘坐平时的马车离开江府。两方在城外汇合后,换了马车由他驾驶着驶向东关村。
自求雨之后,张天师就一直住在夏旺家,当然不是白吃白住,按着冯氏那种雁过都要拔毛的性子,别说是张天师,就是天神下凡都不能白占她的便宜。
不过两年多的时间,如今的夏旺家早已今非昔比,曾经简陋的瓦房早已拆除,而在原地盖起了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屋脊、斗拱处都雕着吉兽祥图,十分的气派。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江秋年望着门口处拎着各种礼物排队的人,不由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