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楚爱卿,你这次进宫,可是有什么事情?
“来者止步!”
“这里乃是皇宫重地,不得随意进入。”
禁军校尉伸手拦住了一辆马车。
这一辆马车乃是锦衣卫千户秦长生亲自驾车。
秦长生乃是大周皇朝第一届武举探花,惊仙卫统领。
修为境界更是已经踏足了登仙境一重巅峰,距离登仙境二重只有一步之遥。
哪怕认出秦长生身上穿着的是锦衣卫千户官服,禁军校尉依然拦了下来。
毕竟就算是锦衣卫,也不是想进宫就能够进宫的。
“是本侯要进宫。”
楚休的声音从马车里面传了出来。
“拜见侯爷。”
禁军校尉一听,不由得怔了一下,连忙跪了下来,恭敬无比地喊道。
他若是知道这是楚休进宫面圣,他定然不会阻拦。
只是他没有想到一直都是走路进入皇宫的楚休今日竟然会乘坐马车进宫。
“拜见侯爷。”
一众禁军将士跪了下来,齐声地喊道。
“不必多礼。”
楚休淡淡地说道。
“谢谢侯爷。”
禁军校尉带着一众禁军将士道了一声谢,就缓缓起身,退到了一边。
秦长生驾驭着马车驶入皇宫之中,朝着太极宫的方向而去。
不到半晌。
马车就来到了太极宫之外,秦长生一脸恭敬之色地说道:“启禀侯爷,我们到了。”
“好。”
楚休微微点头,推开马车的车门,从里面走了下来。
秦长生则是负责将马车里面的三个大箱子都给抬了下来。
这三个大箱子,正是李惊天收集起来的全部资料。
刚好是分成了三个箱子堆放整齐。
“微臣楚休,前来求见陛下。”
楚休站在了太极宫之外,朝着里面躬身行礼道。
太极宫内。
女帝慕容姒正端坐在御案面前批阅奏折,听到楚休的声音,不由得露出了一缕惊喜之色,对着一旁候着的姜婉儿说道:“姜婉儿,你去出去迎接楚爱卿。”
“是,婢女遵令。”
姜婉儿应了一声,朝着太极宫之外走去。
裴观音则是站在一旁候着。
很快,姜婉儿就走出了太极宫,一眼就看到了楚休,跟他身后的三个大箱子,箱子里面摆满了一本本书籍,不由得怔了一下,说道:“侯爷,这些是?”
“这些是我们锦衣卫这段时间收集起来的资料,我这次进宫面圣,就是要将这些资料献给陛下。”
楚休微微一笑,对着姜婉儿解释道。
“来人,将侯爷带来的资料,全部送入太极宫。”
姜婉儿一听,神色认真了起来,对着太极宫之外守卫的禁军将士沉声说道。
“是。”
数名禁军将士应声说道,就走了过来,抬起三个箱子。
“侯爷,陛下已经等候多时了,请。”
姜婉儿对着楚休伸手邀请道。
“劳烦姜大人了。”
楚休对着姜婉儿拱手致谢之后,就朝着太极宫里面走去。
“侯爷什么时候跟我这么客气了?”
姜婉儿白了楚休一眼,说道。
楚休笑了笑,默然不语。
进了太极宫,楚休来到慕容姒的御案面前,对着正在专心致志批阅奏折的慕容姒行礼道:“微臣拜见陛下。”
数名禁军将士则是将三个大箱子抬到了楚休身后,就悄然退下。
“楚爱卿不必多礼,来人,赐座!”
慕容姒放下了手上白玉雕琢而成的狼毫笔,一脸威严之色地说道。
“谢谢陛下。”
楚休对着慕容姒谢恩道。
一名宫女将一张椅子放在了楚休的身后。
楚休顺势坐下。
看着楚休坐下之后,慕容姒瞥了三个大箱子一眼,说道“楚爱卿,你这次进宫,可是有什么事情?”
“请陛下屏退左右。”
楚休脸色肃穆了起来,郑重其事地说道。
“除了姜婉儿跟裴观音两人留下,其余之人全部退下!”
慕容姒眼神一凝,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
她已经知道,楚休接下来要禀告的事情,定然是极为重要,这三个箱子里面的书籍,定然也是牵涉甚大!
“是。”
一众太极宫之中伺候的宫女盈盈一礼,就退了下去。
她们退出太极宫之后,就将太极宫的大门缓缓关闭。
整个大殿只剩下楚休,慕容姒,姜婉儿,裴观音四人。
慕容姒三人心中都是好奇不已地看着楚休,想要知道他到底要禀告什么事情。
“启禀陛下,微臣在前阵子安排我们锦衣卫对我们整个大周皇朝水利情况进行调查。”
“哪一条河流,在哪一个季节,容易发生水患。”
“又有哪些官员懒政怠政、玩忽职守,乃至是贪墨兴修水利的钱财等等情况,进行了一次彻查!”
“现在,终于将全部情况,调查的一清二楚!”
“微臣此次进宫面圣,就是为了跟陛下禀告此事。”
楚休一脸肃穆之色地说道。
闻言,慕容姒等人脸色微变了起来。
对于楚休说的问题,实际上慕容姒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姜婉儿跟裴观音也都知道。
只是,这一个问题,很少有人敢去触及。
这就相当于是一条红线,牵涉太大。
就算是慕容姒想要彻查此事,也有可能遭到满朝文武百官的阻拦。
当然,慕容姒在还没有彻底掌控朝堂,无法做到真真正正一言九鼎的情况下,也暂时当完全没有这件事,没有要去调查的想法。
而且。
说句不好听的话。
就算是慕容姒查出来了,哪怕文武百官不阻拦了。
将这些官员全部清理了。
那又能如何?
大周皇朝能够拿得出如此庞大的钱财出来兴修水利吗?
怕是国库掏空了,也未必能够办到。
就算是将国库掏空足够兴修水利了。
那么,这一笔钱财真的能够落到实处吗?
没有了那批人伸手,也有其他人伸手。
最终的结果就是钱花了,事没有办成。
她们都没有想到,楚休此次进宫,竟然是禀告这一件事。
慕容姒秀眉微蹙,看着楚休说道:“楚爱卿,你调查此事,可是想要彻底解决我们大周皇朝的水患问题,疏通河道、修筑堤坝?”
“启禀陛下,微臣确实是这样想的。”
“懒政怠政、玩忽职守的官员,我们可以小惩大诫。”
“乃至是暂时不理会。”
“我们只需要从贪墨兴修水利钱财的官员之中,挑选出一部分出来杀鸡儆猴。”
“表现出对兴修水利的重视。”
“这些官员定然就不敢再有任何的懈怠。”
楚休微微点头,说道:“我们真正的目的,不是为铲除这些不作为的官员,而是为了给天下百姓做一点真正的实事,解决我们大周皇朝的水患问题。
在解决水患问题的同时,让农田得到灌溉,粮食产量得到提升。
造福天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