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见效果了

正午。
  
  平安一行人赶到破宅子。
  
  有东、有南正急的团团转,有南已经牵过马打算找平安了。
  
  一见马车来,两人立马迎上去。
  
  “大公子,平安少爷,我家主子又发热了,跟下半夜差不多。”
  
  平安在车上就穿裹好防护罩衫,当即跟师傅道,“师傅,您跟石三爷去正屋不必出来,家里小武消毒消的很好,林峰,你还是去烧水,越多越好。”
  
  “平安,尽可能注意点,这种疫病面前,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知道了,师傅。”
  
  孙思成站着久久没有动,明明说好不跟病人近距离接触,如今不仅仅是跟霍止接触了,还跟村长三个人接触了。
  
  “大公子,你别慌,我们紫藤山有一个好方子,对得病的人没什么用,只是用来预防疾病的,不过不知道对这种疫病能不能防。”
  
  孙思成一震,紫藤山的方子肯定不差,说不定也是胡道长的方子。
  
  当然胡道长的方子中也有可能有石家的方子?
  
  这个就说不清楚了。
  
  “石三爷,我们进去说。”
  
  平安进了房间,霍止人还是清醒的,一看就知道烧的厉害,连眼睛都水汪汪的。
  
  “平安,你走后不久,我就又吐又拉,拉的东西里面带有粘液,还有血丝,人也晕的站不住,还有一开始很冷,盖着被子都发抖……。
  
  ……”霍止极尽可能地解说清楚。
  
  “我知道了,你别说话,我先给你扎针排毒,师傅也来了,一会我跟师傅再给你定出合适的方子,放心,有我们在,你就不会有事的。”
  
  一刻钟后,平安下好针,坐下擦擦汗。
  
  霍止说会话就喘的很,一方面是体虚气短,另一方面此病对肺部影响也不小,一声声的短咳,虽然咳嗽并不严重,但中间停歇时间还是太短。
  
  平安最怕的就是这种病引起的内脏衰竭,霍止年纪轻轻,不过两三日功夫就病成这样,一些体虚的,年纪老的还有小的病人又该如何?
  
  不多时,平安起了针,招呼一旁的有东出来。
  
  “他现在睡着了,你不要守在里面,进去一定要穿戴好,你病了没人照顾他,我们还得医治你。”
  
  霍有东点点头:“平安少爷,有南带了许多好药出来,就在我住的那间小屋里。”
  
  “我知道了。”平安心里有了想法,麻黄汤好像很合适这种病。
  
  平安消好毒,换上干净的衣服,到了正屋。
  
  见师傅跟石三爷正说的起劲。
  
  “平安,石三爷刚才说了紫藤山那里的一个方子,预防疫病用的,我觉得不错。”
  
  平安一听,这不就是银翘散吗?预防疫病确实有用。
  
  “师傅,这个方子可以用。”
  
  他把霍止的情况分析了一遍,再把麻黄汤的方子说出来,根本没打算避石三爷。
  
  这让石三爷感动的要命。
  
  这孩子师傅还没有拜,这样重要的方子就不避他,实在是拿他当自己人了。
  
  孙思成一琢磨,麻黄、杏仁、桂枝、灸甘草组成一副药,确实对这种疫病有大用。
  
  不用说,这肯定是道长跟平安说的方子。
  
  平安整理出的十几本书,他已经看了好几本,还抄录了一份,有没有看过这个方子,他还真的不记得了。
  
  “这个方子可以试试看,治不好起码不会出大问题,下午就先给霍止用,有我们在他身边,出不了事的。”孙思成不再迟疑,一招定下。
  
  事实上也没有时间让他们迟疑。
  
  如果霍止服药效果不错,明日可和银翘散的方子一起上报衙门,让衙门派人大量配药,光靠他们几个人是不成的。
  
  霍止傍晚人精神不错,喝了一大碗稀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半个时辰后,平安亲自端着药来到他床前。
  
  “霍兄,这是我跟师傅想出的最合适你病的方子,起名为麻黄汤,没给人试过,你可敢?”
  
  霍止轻笑:“为什么不敢?你既然已经端来了,最起码不会有事,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没什么效果。”
  
  他接过碗咕嘟咕嘟就喝了。
  
  平安递过一杯茶:“一个小侯爷给你端茶递水,霍兄,目前你可是第一人让我这样。”
  
  霍止咧嘴乐,两人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光。
  
  第一次见面一个八岁,一个十五,他给了平安一块玉佩,平安给他一把匕。
  
  第二次见面就是两年后,平安如天神降临一样救了他,之后的日子,两人又一起读书,从京城到应天。
  
  这一生,平安的友情是老天爷给他最好的礼物。
  
  “一会我让有东有南给你房里仔细消毒,稍微好一点,你就得在房间里走走,人得活动。”
  
  “知道了,平安,等你回京我带着妻儿跟你一起走。”
  
  平安本已经拔脚出去了,想想停下脚,在桌边坐下。
  
  “霍兄,你跟我说说,你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这个时候你听话家常合适吗?”
  
  平安看着他不语。
  
  当然合适。
  
  这次江南见面,霍止一直忧心忡忡的,他不该这样,平安的心里,霍止是最阳光最有朝气的一个人。
  
  第一次见面,在师傅对霍止还一肚子意见时,他就很喜欢他,不但收下霍止的礼物,还给回了礼,不就是喜欢上了那大大咧咧、阳光般的笑容吗?
  
  这样的霍止还是曾经的霍止吗?
  
  忧思过度也不利于养病。
  
  霍止想想还是把自己的家事一股脑地说给平安听。
  
  “我费心费力,凭一己之力撑着华寿堂,父亲、大哥从不管事,母亲跟大嫂,一个处处针对我的妻儿,一个抓住家里的管家权,我娘子现在身体也不好,心思又过重,跟我几乎没话说,曾经她也是一个爱说爱笑的人。
  
  平安,我真的累了,拼死拼活,妻儿还是过的不好,没人说我一句好,那日在西病区,我甚至想就这样走了算了。”
  
  “霍兄,我觉得你有些搞笑,现在霍家的掌门人是你,不是你父亲,不是你大哥。
  
  你所作所为不必跟他们细说,华寿堂说到底不过是商家,你又无所谓仕途,还怕他们告你不孝吗?
  
  这次等你大哥回来,你可以直截了当地跟他说,你要分家。
  
  如果他说什么父母在不分家,那你就说撂挑子,作势收拾东西带妻儿走。
  
  分家可以暂时不离家,你祖父把华寿堂交给你,那就是你的,其他东西可以分给他们。
  
  如果你父母说七成以上是大房的,只要你愿意,可以事先挪走几成当私房,别跟我说什么君子不能这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我相信你大哥不会要华寿堂,真的要,你就给他,这些算什么呢?你霍止什么挣不来?家业就一定要世世代代传承吗?许多都传不下去的。
  
  你可以孝顺父母,但如果他们一味地偏袒你大哥,那就不必愚孝,你最应该对你的妻儿好,妻子陪你白头到老,孩子你更得从小教导他,不然以后你有的后悔。
  
  不瞒你说,我从十岁起,我所有的收入只有师傅和先生知道,我每年只给爹娘一笔钱,凡事习惯就好,我爹娘就从不问我这方面的事,我很逍遥自在。”
  
  霍止听着听着就笑了,他的心豁然开朗。
  
  是啊,怪不得谁,是自己这些年走进了死胡同,总觉得接过了祖父的担子,就得好好经营霍家。
  
  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爱孩子,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
  
  那何不对自己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