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想最后见他们一面。

威廉姆斯的内心经过了好一番挣扎,最终还是同意了教官的提议。</p>

但他却并不同意让这场刺杀和这场战争搭上任何的关系。</p>

“教官,咱们的人大概会在3月份开始撤离,预计8月份可以彻底撤出越国。</p>

华夏出于对这场战争的安全考虑,应该也会暂留在越国一段时间。</p>

我希望可以加紧米国退出越国的速度,并留在越国,由我带一小队去刺杀那名叫做夏黎的华夏女指挥官。</p>

这样就只是我们米国军方出于对国家安全的刺杀行为,而并非这场战争的延续。”</p>

电话那头的人叹了一口气,也明白自己带过的这名士兵,想要彻底结束这场,无论是让米国士兵还是让米国群众都觉得疲累的战争。</p>

可事实往往是不允许的。</p>

他有些无奈的道:“我又何尝不知道这才是最好的办法?</p>

可是我们已经收到消息,那名名为夏黎的华夏女指挥官,将在一周之内被华夏重兵保护迎回国内。</p>

如果我们不在她还在越国时动手,等待华夏增援部队去护送她离开,我们将会失去刺杀她的最后机会。”</p>

华夏如今已经没有前些年那么乱,或者说为了最后的反击,已经陷入了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p>

各方都不敢出手,他们米国放在华夏的探子也不敢冒头。</p>

放在华夏南岛的特务被南岛兵团疯了一样,反反复复抄家好多回,现在已经所剩无几。</p>

不在南岛的人,想要进入南岛都不容易,更何况在这种风声鹤唳的时局?</p>

那名叫做夏黎的华夏女指挥官,一旦回到南岛,在华夏最终时局爆发之前,他们都没办法对她下手。</p>

可谁知道华夏这场最后的爆发会在什么时候?</p>

万一等个10年8年,说不定华夏自己的计算机,自己的卫星监测系统都造出来了。</p>

他们米国的机密,说不定都外泄了多少回。</p>

到时候想要拦住华夏的发展,保护米国的安全,还有什么意义?</p>

电话两头的人面对如今这个明显不乐观的状况,全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p>

最终还是威廉姆斯指挥官打破了这份宁静。</p>

他声音低沉的道:“我知道了。</p>

我会带着人在这几天之内动手。</p>

绝对会将那名华夏女军官的性命,与他那些死去的战友一样,留在越国。”</p>

电话那边的人对他这个回答十分满意。</p>

“好,威廉姆斯,我相信你的能力。</p>

记得多带一些人过去,之前咱们在那名华夏女指挥官的手里吃的亏并不少。</p>

又或许,你也可以选择带着人偷偷的炸毁他们所在的化工厂,一劳永逸。”</p>

威廉姆斯指挥官:“……好。”</p>

夏黎所在的化工厂。</p>

夏黎在屋子里面随意的将自己在越国用的那些东西塞进空间,又不知道从哪儿扯出来一个小包袱皮,往里面塞了两件衣服,像装样子一般乱七八糟的一捆,准备到时候塞进行军被里。</p>

有空间虽然不用拎着那些沉重的东西来回走,但样子还是得装一装的。</p>

“当当当!”</p>

门被敲响。</p>

“进!”</p>

夏黎把小包袱往床上一扔,随口喊了一声。</p>

陆定远推门进来,一眼就看到夏黎那捆的和炸药包一样,随手扔在床上的小包袱。</p>

以及那勉勉强强裹成球,和军队要求的豆腐块截然相反,看着像是叠了,又不太确定她确实叠了的被子。</p>

陆定远:……</p>

就这军容整洁程度,也就是这小混球一进部队就住家属院,还有她爸妈帮她收拾,否则绝对一天能扣30分以上的内务分。</p>

不着痕迹的默默离开视线,语气如常的询问道:“你要去军事要塞?”</p>

夏黎就算心再大,也看出来陆定远对她床上被子的不忍直视,对他这种“进了部队就得强行爱干净”的强迫症行为直接无视。</p>

“对,我想最后再去看一看平连长和蓝夏生他们。”</p>

她其实是想把六连那些人的骨灰全都带回去。</p>

可是却被陆定远和赵强他们给劝住了。</p>

他们的车队确实足够把六连的那些人带回国。</p>

可是其他死在战场上的那些战士们的尸骨又要怎么办?</p>

其他部队的人,难道就不想把和他们出生入死过的战友带回国内,落叶归根吗?</p>

只有团长以上的战士,牺牲后的遗体才会被运送回国内,普通战士只能就地埋葬。</p>

先例不能开,也绝对不能从他们这里开始特殊化,寒了其他战士们的心。</p>

夏黎虽然不愿意,可是想到在军事要塞后山埋葬的,那数万具为国捐躯士兵的尸骨,也确实没办法说出将平英俊和六连那百名战士的尸骨带回去,其他人的尸骨因为没有“不怕搞特殊化担责任的靠山”,就扔在那儿的话。</p>

那对牺牲的人而言太过于残忍了。</p>

所以夏黎思来想去,决定最后再去看一看。</p>

如果日后有机会,他们的家人也有让他们回国的意愿,她再帮忙把人带回去。</p>

“我想在最后再见他们一面,告诉他们战争胜利了,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的喜讯。</p>

也将他们存放起来的遗物带回华夏,送还给他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