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遇到了克星
会议室里的大多数人并不看好鲍钧,并认为重新审理柳琪的案件没有必要。
而另一边,鲍钧则毫不知情,径直回到了办公室。
此刻办公室桌上堆满了厚厚的资料,电脑上正播放着宗建波死亡时所在小区监控录像。
放下手中的吴成名案材料,鲍钧揉了揉太阳穴坐下来思考。
虽然在会议上表现得很自信,但实际上他自己心里也没谱。
近期鲍钧已无数次回顾涉及柳琪的所有案件,所有可能性都被他排查了一遍,依然毫无进展。
要想在短短三天内找到新的突破口并说服仲克云重新开案,压力巨大。
不过无论是面对仲克云的挑战,抑或现在的自我反思,鲍钧都不后悔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知道如果不采用这种策略,此案或许就无人愿意重审了。
凭借自己的直觉及系统的帮助,鲍钧非常确定柳琪不是真正的杀手,然而其他人却没有这些信息,在充足的证据与柳琪本人认罪的前提下,几乎不会有人去质疑判决的正确性。
作为刚加入队伍不久的一名警察,责任感促使他尽全力维护公众安全。
因此即使希望渺茫,他也要竭尽全力尝试让案件得到进一步审查。
尤其针对最近发生的吴成名命案,鲍钧坚信背后隐藏着同一位作案者——那位极度嚣张的真凶显然对柳琪替自己背锅并不感兴趣;反之,则更像是挑衅警方:明示前几起谋杀并非出自柳琪之手,而自己仍在逍遥法外。
通过使用同样的手法杀害吴成名更是其向整个社会发出的挑战书。
若警察能理解这一点,则两者之间的较量将愈发激烈。
如未能及时识破,则对方将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嘲讽世人无力阻止犯罪。
想到凶手杀害吴成名时那种洋洋得意的样子,鲍钧心中愤怒极了。
幸运的是,这一次凶手遇到了克星。
没错,鲍钧将成为这名连环杀人魔最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一定会亲手抓获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
有了仲克云提出的赌约作为动力,接下来的行动中鲍钧当然会加倍努力。
接下来的三天,鲍钧全身心投入到了寻找案件线索和搜集证据的工作中。
虽然当初打赌时挺轻松的,但真要做到却困难重重。
有价值的线索可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他在办公室里又把之前的资料仔细理了一遍,仍旧毫无头绪。
他无奈地去洗了个脸,准备重新回去工作,途中恰好听到了一些人在闲聊。
“……我支持仲队赢,这个案子铁定是柳琪干的,别想找到其他的破案线索。”
“我也支持仲队,不是因为别的,就想吃鲍队请客的饭哈哈哈哈。
对了,小钱,你呢?”
···············
名叫小钱的人低声说道,“那我就换一个吧,虽然我对案件了解不多,但觉得鲍队很厉害,应该能赢。”
“那你就惨了,一周的早餐你得自己买单了。”
尽管鲍钧并不打算偷听,可自从他的格斗技术达到了大师级之后,听力变得格外灵敏,这段对话被他听得一清二楚。
......
他停下脚步往那儿看了一眼,发现说话的小钱原来是他之前见过的李子坚。
在处理柳琪案件时,两人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李子坚最近才调入他们的部门,现在成了鲍钧的手下。
但由于近期工作繁忙,鲍钧还没有机会了解这位新同事的情况。
听闻有人这么信任自己,让鲍钧感到有些尴尬。
“小钱。”
鲍钧突然喊道。
正在聊天中的几个人没防备会被听到,顿时吓了一跳。
其中被点名的李子坚更是惊得差点跌坐在地上。
“鲍队,您叫我?”李子坚急忙挺直腰板给鲍钧敬了一个礼。
鲍钧说:“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听到命令后,李子坚略显迟疑地答应下来,“好的,马上!”
鲍均没有再多说什么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直到确认鲍队走远,李子坚的脸色才发生变化,露出担忧的样子:“糟糕糟糕,会不会刚才的话被鲍队听见了啊?他会生气吗?”
旁边的同事们也纷纷表达出了相同的忧虑,“应该没事吧?距离那么远,按理说是听不见的。”
“万一他真的听到了呢?”
“说不定,鲍队是个大度的人......”
“开玩笑!鲍队连仲队都敢顶撞,要是知道我们背后讨论他,那就完蛋了……”.
还是一个女警官笑了起来,“小钱你刚不还力挺鲍队嘛,即使被听到了又能怎样?”
听了这话,李子坚这才想起自己确实说过好话,脸色立刻恢复如常,并且不再害怕鲍钧了。
转身向队长的办公室走去。
回到自己的房间,鲍钧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他非常生气地责问道,“你们是怎么做事的?这些东西怎么就这么轻易地不见了?我已经吩咐过了再去查清楚,结果给我这种答复?简直是在敷衍了事!”
这通怒气未消的电话让鲍钧满脸愁容。
其实,在与仲克云约定比赛之前,鲍钧就一直在复查这件命案。
有一次他在查看现场附近的录像时注意到了穿着黑色外套并戴着帽子离开现场的身影,而这个人并非柳琪——即便他们两人的体型相似。
所以鲍君根据这一条线索决定扩大调查范围再次审核所有相关的视频记录。
恰巧此时记得事发地点旁边有个停车场,于是试图通过联系当时停在那儿车辆的主人获取更多细节....
车主当时出差了,并承诺归后会提供所需信息。
然而当他回来之后却声称摄像机丢失了。
得知此事令鲍君十分恼火,觉得自己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而此刻正站在门外的李子坚无意间捕捉到了屋内传出的一连串愤怒话语,瞬间打起的精神也随之烟消云散。
他心里乱糟糟的,担心不已:眼下这种状况,进去怕是要挨骂了吧?这可怎么办?
回想起过去打工期间的经历——饭店老板因为不满员工私下议论自己而大发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