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张辽降服

第472章 张辽降服

“鲍将军咱们还是别说了。”

周泰觉得鲍隆这话吧,说的还是稍微过分了一些。

尤其是他以前作为降将,那是特别能理解张辽的心思,便是劝说了一句。

旋即看鲍隆不做声,好似还有些不满的样子,周泰又是宽慰了一句道:“再说.若是早早就降,岂不是叫人更觉得此人背信弃义”

“便是因为如此为难,才更知道其乃是一个忠义之人啊!”

这话倒是有些说进鲍隆的心里了。

确实

就是因为不降,才更能觉得这张辽乃是一个忠义之人。

当下也不知如何再反驳,便是闷声道:“话虽如此,但日子太久,何况咱们大将军几番相劝,这厮都犹犹豫豫,某只是觉得不值当。”

周泰倒是也理解鲍隆的立场。

只是觉得眼下在路上,将军家眷又随行,实在不好节外生枝。

便又道:“今将军夫人都在左右,不好再胡言乱语!”

搬出了邢道荣的夫人,鲍隆自然也不多说,只是闷闷点头,便是作罢。

然鲍隆不找张辽的麻烦,却不想这张辽竟是还要自己找上门来。

却说临近了长安时候,只见张辽找上鲍隆,朝着那鲍将军一拜道:“鲍将军,无事相扰,还请恕罪,只是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将军所助。”

鲍隆虽然看张辽是不大爽利的,但人主动上前好言好语,一副要自己帮忙样子,总是不能一句话不听,就直接把人驱赶了。

便问:“不知.文远有何事”

就说这场面,张辽给鲍隆低声下气的,那放在穿越之前,绝对是不能叫人想象的。

只是就说鲍隆现在的地位,倒是也没人觉得有什么问题了。

张辽拱手一拜,却道:“入了长安城,可能带某先去见见邢将军”

这会倒是知道急了!

鲍隆心里冷笑一声,觉得张辽现在是因为长安被攻破,知道曹氏注定要败,这才急切。

要说自己内心之中,对张辽是颇有不屑。

但自己不屑是不屑,顶不住大将军的重视啊!

便也只能点头答应,话却不多说

如此入了长安,鲍隆领着张辽,便去寻了邢道荣。

张辽其实是不知道长安之战的过程的,只知道邢道荣又是立下大功,能攻下长安与潼关,与邢道荣是息息相关。

要不是他

好似刘备都快要被司马懿打退了。

结果又是邢道荣力挽狂澜,才彻底一战而定长安。

张辽来了是想问问邢道荣到底是如何回事,又是如何拿下长安的,结果一见邢道荣,却发现他身边站着一人!

正是钟繇!

还是那句话,钟繇乃是颍川世家!

颍川世家,是曹氏的基本盘!

眼下钟繇跟在邢道荣身边,明显是一副已经降服的样子,这说明什么

不说明颍川世家,也开始向着刘备这头倾斜

那就是说曹氏的基本盘都已经开始崩塌了!

这对于曹氏来说是极为致命的打击,张辽心里非常清楚

却说张辽看到钟繇一脸震惊的表情,可正是邢道荣所要看到的!

没有情绪的波澜,怎么能说服了他

而边上的钟繇,早就听邢道荣说要拿下了张辽,此刻自然完全配合着。

见了张辽,不等邢道荣说话,便是上前道:“文远,好久不见。”

可真是好久不见了!张辽没想到钟繇这颍川世家的,竟是毫不犹豫的在长安一败之后,也倒戈相向。

此刻惊疑万分,只机械的回应道:“元常公,不想.竟是见得了你!”

这张辽到底是一个武人,说话的技巧还是没有文人厉害。

说话直来直去,也是表明了对钟繇出现在此的不可思议。

钟繇涵养功夫就好了很多,面色丝毫不变。

却叹一气道:“文远,玄德公乃是天命所向,曹氏代汉而立,与天不容,不可迟疑,当要早降。”

好家伙!

才说钟繇这涵养功夫比张辽好多了,没想到这一开口,是那么直接。

只是叫你劝降,没叫你直接硬来啊!

上来就贴脸开大,说天命皆在刘备这头,那是能行么

邢道荣没想到这钟繇说话那是如此直接,一时竟是有些傻住了,便是凭着他的本事,都没能直接反应过来。

正是想着这话怎么给圆回来,结果却见张辽思量了小半刻,便是朝着自己一拜道:“承蒙将军厚爱,屡次叫吾弃暗投明,吾却迟迟不降!”

“今不愿再蹉跎岁月,恳请将军不弃!”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好!

太好了!

邢道荣没想到,这钟繇一开口这么管用。

自己屡次劝说张辽都不得其法,结果钟繇这一句话,就直接给搞定了!

邢道荣当即大喜道:“文远!文远啊!”

“日日相盼,终于是把你给盼望来了!”

“如今倒是好,有你加入,吾等如虎添翼,定可一统天下!”

邢道荣说着大喜,便是要上前把张辽给扶起来。

钟繇也是一脸笑意。

其实他是真不知道怎么与这张辽说,好叫他降服了,这才来了个开门见山,想着直说就是!

没想到,这说完之后还真有效果!

张辽也是够给面子的,自己一说,他便是直接降了!

自然叫钟繇面上大喜。

不管怎么说.

这也是给自己立下一功了不是

这头邢道荣欲要扶起张辽,却一下没扶起来,正以为张辽是个实在人,手上欲要发力,没想那张辽却似乎还有话要说,只是不起。

邢道荣见状,也不硬来。

要人降服,尤其是张辽这般的大将,必须是要让他心服口服,不能有半点心里还存在的疑虑。

当下邢道荣也是半蹲下道:“文远,可还是有什么顾虑”

却听张辽又道:“昔日曹公对我恩重如山,今我虽不愿蹉跎岁月,却也不想将兵刃对向曹公!”

“只愿镇守边疆,为国效力。”

原来如此!

这倒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大事。

毕竟邢道荣向来很讲人性。

便说灭吴时候,不是也没叫周泰来战么

再说一统天下之后,自是要光复昔日大汉的荣光,边境用兵,乃迟早之事。

当即连声答应,没有半点犹豫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