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顺势迁都
在前后分别收到韩遂和法正的来信后,贾诩不禁轻轻摇了摇头。
“这二人,还真是小心谨慎。”
略有些郭嘉无语的看着贾诩。
“你怕不是把各路诸侯都渗透成了筛子了吧?”
“看这架势,要是你动真格的,是不是不用动兵都能拿下两三州之地?”
听着郭嘉的调侃之语,贾诩淡然一笑。
“哪有那麽夸张?”
“只有少许关键节点因为提前布局,所以掌控了一些。像是法正和韩遂,不过是形势所致,他们与吾联络,公孙瓒是知晓的。”
“陛下虽欲以王道平天下,可一些必要的防备手段还是要有的。”
“这些布局,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郭嘉嘴角微抽:“这些陛下知晓吗?”
“自然。”
“陛下可不是个自大之人。”贾诩眼中满是欣慰的说道。
于臣子而言,最幸运的莫过于一个非但仁厚,还懂你的主公。
田泽虽不阴狠,但却也不迂腐,对于他的一些暗中手段是一直默许的。
哪怕这些暗子很可能永远都用不到,也要备着,以防万一。
正是因为这一个又一个的暗子,才有了田泽的必胜之局。
“中原诸侯知晓吗?”
“知晓,但都装作不知晓。”
郭嘉不禁为曹操等人叹了口气。
“遇到陛下这种对手,何其不幸。”
袁绍等人即使知道贾诩在他们麾下布下了一些暗子,也不敢明面上调查,甚至知道了都不敢轻动。
就如同官渡之战前曹操一方的诸多文臣一般,大势在于田泽,与贾诩暗中有所往来的人太多了。
谁也无法分辨这些人与贾诩之间的联系到了何种程度。
若是动真格的,且不说想要一网打尽难度有多大,只怕动手后各路诸侯原本就为数不多的人手更加捉襟见肘,甚至还有可能会掀起内乱。
到时候都不用与田泽作战,可以直接投降了。
“即使是这样也不愿投降,一直负隅顽抗,单凭此意志,袁绍等人就无愧其名。只是生不逢时,可惜了。”荀攸也是感叹道。
贾诩微微一笑:“自陛下执掌辽东之时,一切便已注定。满天星辰,即便再亮眼,也只不过是皓月的陪衬罢了。”
作为最早“追随”田泽的谋士,贾诩对于如今的局面一点都不意外,只是比他想像的要顺利不少罢了。
进度比他预料的要快很多,因为田泽时机抢的太好了,目标也抓的很准。
“还是文和你目光长远啊!要不当初能第一个被陛下『请』出山嘛。”郭嘉促狭的说道。
贾诩嘴角微抽。
他当初是怎麽投奔的田泽,对于有心之人而言并不是秘密,在田泽麾下更是早已经传开了,至今仍然算是一段佳话,内容也被润色了下。
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田泽强抢士子的行为,成了天下人口中的“慧眼识珠”和“厚待人才”。
贾诩被迫投奔的行为,也成了“贤臣择木”。
但是郭嘉等人多明白啊!
就贾诩这性格,若是大势不在,会轻易认主?最多也就是当个临时跳板,随时准备跳槽。
当时的田泽明显不具备作为跳板的资格。
那真相为何自然不言而喻。
“奉孝你也一样,年纪轻轻的便被陛下从『雅舍』中请出山,日后必会被传为美谈。”贾诩毫不客气的反怼道。
当初郭嘉是被田泽从乐户中绑出来的,那场面可比贾诩刺激多了,而且还是众目睽睽。
荀攸无奈的看了郭嘉一眼。
你说你惹谁不好,惹贾文和。
况且本身自己是个什麽货色自己不清楚嘛,还挑这种事。
“咳咳。”正在喝茶的郭嘉差点没呛到,不爽的看了贾诩一眼。
“你这茶也太次了,就不能换些好点的嘛?陛下每年不是都给不少好茶吗?”
“好茶给你喝是浪费了,都被我送人了。”贾诩淡淡的说道。
虽然田泽赏赐了很多东西,但是出生于西凉的他一直以来还是习惯于过简朴日子。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每日依旧是清粥小菜,喝的也多是寻常茶叶。
“好了,不扯这麽远了。我马上就要随陛下一同发兵前往西凉了,临走之前,中原战事问题还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郭嘉说道。
“我们早已与元皓等人制定好了详尽计划不是吗?还有什麽需要商量的?”贾诩淡淡道。
郭嘉沉声道:“此行西进,若是顺利,陛下恐怕会生出迁都之念。”
“你觉得陛下会迁都于何处?”荀攸问道。
“多半是长安。”
听到郭嘉的回答,荀攸和贾诩毫不意外。
田泽想迁都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早已知晓。
幽州虽好,但终究偏居一隅。
尤其是在塞北平定后,再从幽州发兵,无论是南下益州丶西进西域还是攻打中原都不甚方便,大军来回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粮草。
迁都于中原势在必行。
一旦此战拿下西凉,司隶和黄河以南的战事不出问题,田泽绝对会有顺势迁都的想法。
毕竟这基本就宣告了中原诸侯的彻底失败,由攻转守,日后再无大规模反击的实力。
而且接下来的攻伐重心必是益州,此地可不好拿下。
“若是陛下想要迁都长安,那麽很多事情就要提前布置了。毕竟天子守国门,利弊都十分明显。司隶再沦为四战之地,不甚合适。”
“司隶周边,西有汉中,南有南阳,东有兖丶豫二州。”
“所以你想打兖丶豫二州的文章?”荀攸问道。
汉中自不用多说,早就被贾诩暗中布局了,只是什麽时候拿的问题。
有张鲁在,此地完全不用动兵,可以直接名正言顺拿下,不用顾忌任何。
毕竟张鲁可不认为自己是一方诸侯,占据汉中最大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传道罢了。
而南阳,易守难攻,是真的不好拿下。尤其是有着文聘和田豫这对铜墙铁壁存在的情况下。
但好在南阳与司隶之间有群山阻隔,方便防守。只要堵住了豫州西侧的缺口,不让其绕道北上即可。
郭嘉点了点头:“至少也要拿下颍川和部分的陈留,留出一定的战略空间。”
“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建议此次最好能藉助泰山山脉地势顺势拿下青州之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