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算计太上,背后插刀

第525章算计太上,背后插刀

“本是共生,何来魔术之说”

昊天叹息一声,深邃的目光落在孔子的身上,悠然道:“刑不上大夫,你可知这片世界,终究还是普通人占据多数,真正的贵族只有那一小撮。”

孔子眼神有些晦暗,道:“大夫才是这片土地的执掌者。”

“特权”

昊天神色一变,指了指天庭:“天庭之上,有万千仙佛,已经足够多了,人间若是也有繁星一般的仙佛,敢问何人供养”

元始天尊沉吟片刻,道:“昊天,你乃是三界之主,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人间纷乱不止。”

“不敢。”

“可吾无能为力,圣人斗法,鸿蒙紫气牵扯万千仙佛之心,敢问元始师兄,吾该如何做,才能不沾染因果。”

“你。”

昊天身形一闪,消失在楚国,元始天尊眉心微蹙,看着昊天直接撂挑子,无奈道:“孔子,还是去稷下学宫,请吕岳出手,或许可以挽回。”

虽然他不愿意承认,可吕岳确实有奇才,而且对于鸿蒙紫气并不觊觎。

“是。”

稷下学宫。

孔子一袭白衣,头发白,手上拿着一卷儒家学说,一口浩然气,推开稷下学宫的大门,看向正在扫地的吕岳。

悠然道:“天尊,还请教吾。”

吕岳斑白的胡须,粗糙的麻衣,披在身上,望着干净整洁的孔子,笑着道:“你乃是元始天尊的高徒,吾一介凡人,如何渡你。”

孔子双膝跪在地上,激起一片雪,道:“古有大贤,指引人道向路,孔子不才,自认为儒家学说,行中庸之道,乃是最为契合人道的学说,天尊可否认可”

吕岳点点头。

浩瀚的封建王朝,几乎都是以儒家学说构建而成,内圣外王,儒家为骨,法家为皮,兵家为血。

“天尊乃是人族出身,既然承认,为何不肯帮吾。”

孔子继续咄咄逼人道。

呵呵

吕岳冷笑一声,看着孔子的表演,道:“天道沉浮,有人上升,自然有人下沉,你想要崛起,必然需要踩在他们的肩膀上。”

“你觉得道家如何”

吕岳笑道,实际上则是一个馊主意。

孔子表情一凝,他不知该如何回应,他也做不了圣人的主。

正在犹豫的时候。

一直关注吕岳的元始天尊,身形悄然的落下,道:“贫道可以替他答应,不知天尊具体的做法”

“崆峒印!”

“金丹道。”

元始天尊瞳孔放大,盯着吕岳的身形,好似看一尊魔尊一般,这是要绝太上圣人的根基,以嫁接之术,将人教,道门的气运,转嫁到孔子的身上。

成就一尊圣人。

元始天尊陷入犹豫之中,他与太上圣人乃是同盟,封神量劫之中,二人联手算计通天,眼下他难道要跟太上圣人反目成仇。

三清

恐怕就要名存实亡了。

“不可能。”

吕岳低头继续扫雪,元始天尊既然能算计通天,为何不能算计太上,这不过是给他找借口罢了,至于为何不是西方二圣。他们现在对于元始天尊可是非常的防备,因为他导致西方教损失惨重,还一点补偿都没有,现在不在背地里算计他已经算是大度了。

“没有什么不可能,无非是利益不够大罢了。”吕岳小声的呢喃,落在元始天尊的耳畔,宛若一声雷鸣,直接让元始天尊的身形微微一颤,低头看着手上的纹路。

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太上师兄,不要怪师弟,实在是吕岳给的太多了。”

论及对于太上圣人的黑历史,元始天尊知晓的自然不少,作为人教教主,太上圣人几乎是一个甩手掌柜,依靠人族立教。

传下金丹大道。

可又有多少人真正的依靠修行金丹大道达到大罗金仙的层次,一个也没有,纵使是玄都,修行的乃是让的太清之道。

可不是什么金丹大道。

可以说金丹大道其实也是有缺陷的,最多也就是修行到金仙的层次,已经是极限,至于之后的法门,需要感悟天地大道。

至于崆峒印!

那是他的吗

本是属于人皇的专属宝印,便是为了镇压人皇气运,他为了独享人族气运,特意编造谎言,将崆峒印据为己有。

让三皇坐镇火云洞天,镇压人族气运。

元始天尊随即将这一段黑历史直接传音给孔子,接下来的事情,便让孔子来完成,他隐居幕后,至于孔子揭穿太上的黑历史。

他完全可以说不知情,孔子若是最后证道失败,他还可以替太上圣人惩罚一二,算是为他出口气,可若是孔子证道成功。

对不起。

“太上是谁”

孔子讪讪一笑,随即用春秋笔直接在儒家学说之中,写下鬼神篇,其中便有经典的一句:圣人不死,大盗不死。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太上圣人。

随着一笔笔的落下,在三千儒生的传扬之下,宛若星星之火,瞬间便燎原,导致太上圣人在人间的名誉直接坍塌。

信仰崩塌的后果。

便是人教道门的门庭,直接被冲散,气运跌落至少六成。

兜率宫!

玄都大法师正在修行,险些走火入魔,口吐黑血,陷入晕厥之中,人教的气运正在疯狂的流逝,他作为人教唯一的亲传弟子。

执掌人间。

最是熟悉。

于此同时。

天雷滚滚。

首阳山直接被劈碎,成为一处洼地。

正在离恨天修行的太上圣人,手中的崆峒印宛若烫手山芋一样,冒出火热的光茫,直接从太上圣人的手上飞走。

太上圣人眉心微蹙。

法力几乎失效,掐指一算,才发现是人道变迁,直接将他手中的崆峒印收走,落在秦国的一个而立之年的青年手上。

赢政正在把玩着手中的崆峒印,陷入沉思之中。

“崆峒印,从来都是太上圣人在执掌,为何会飞走,难道是他在示好。”岂不知不是太上圣人主动,而是被迫。

人道变迁。

在孔子的笔下,直接将太上圣人比作大盗。

如何能不动怒。

一个虚伪的天道圣人,本就压在人道之上,还想继续愚昧世人,这不是在开玩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