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创业项目的进展
持续了两三日。
这场因张家而起的风波,才逐渐趋于平息。
按照惯例。
李东阳、刘健等内阁阁臣,原本计划在正月初六正式开始办公,正月初五的时候大家聚一聚。
然而。
此次在正月初三的晚上。
他们便不约而同地凑到了一起。
而众人谈论的焦点。
正是张家发生的那件事。
“依我看,张家这回是被陛下好好整治了一番呐!”刘健手持茶盏,嘴角微微上扬,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悠悠说道。
其他几位阁臣也都精明过人。
听到刘健这么一说,彼此心领神会。
他们相互对视一眼,脸上皆露出了些许幸灾乐祸的神色。
要知道。
能够进入内阁的这几位。
那可都是大明朝最为顶尖的人物,个个都是人精。
对于张家的那些事儿。
他们难道不清楚吗?
实则心里门儿清。
只不过,此前一直没有动手,也没有上弹劾奏章要求处理。
其中缘由有两个。
一个是新皇朱佑樘刚刚登基,他们需要给陛下留些面子;
二来则是考虑到张皇后。
他们早已摸透了张皇后在朱佑樘心中的分量,也深知枕边风的影响力。
否则。
以张峦那暴发户的行径。
他们早就动手收拾他了。
刘健刚才说的那句话,乍一听,似乎是句废话。
可在座的众人细细一品,却从中品出了别样的深意。
既然陛下已经着手处理张峦。
那就表明陛下对张峦的所作所为,已一清二楚。
可大家不禁纳闷,为什么之前一直相安无事,陛下不处理,偏偏在过年的时候对其进行处理呢?
在座的这几位内阁重臣。
脑海中几乎同时浮现出一个名字——张宁。
没错。
在他们看来。
正是因为张峦三番五次地针对张宁,才促使陛下痛下决心,整治张家。
如此一来。
不用多想也能明白。
张宁在朱佑樘心中的地位绝对不低。
甚至可以说是极高。
“看来这张宁,绝非等闲之辈啊。”
刘健心中满是感慨,一个刚过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本已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然而最终还是小瞧了他。
如今,显然得将张宁视为与他们地位等同的重要人物,重新审视考量。
就在众人陷入沉思之际,谢迁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我听闻,张宁在年前给陛下呈递了一道折子。”
这话一出,众人瞬间来了精神。
“究竟是什么折子?”李东阳难以抑制内心的好奇,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谢迁无奈地摇了摇头,解释道:“我也不太清楚详情,那是一道密折,直接呈到陛下的桌案上。”
“只是听宫里的人说,陛下看过之后,心情格外愉悦,还传话说年后要宣张宁入宫。”
“唔,难道这折子与张家之事有关?”有人忍不住猜测起来。
李东阳不假思索,立刻否定道:“不可能!”
他接着分析,“张宁对张家的态度,咱们都看在眼里。别看他年纪轻轻,心气却极高,还带着些归隐山林的贤者气质,一副对功名利禄毫不在意的模样。虽然我们不确定他是不是在故作姿态,但确实有那么一种超凡脱俗的味道。”
刘健听后,在一旁不住点头。
他同样觉得张宁虽然年轻,却总是摆出一副退休老臣的姿态,实在令人费解。
“要说他追求功名利禄吧,之前他打了一场大胜仗,那可是实打实、值得大肆宣扬的莫大战功。”
“可他呢,战事一结束,就悄无声息,整天躲在自家宅子里,谁都不见。”
“要说他贪图钱财吧,也有人上门给他送礼,可他全都拒之门外。”
除了坦然接受皇帝的赏赐,张宁对于功名利禄、钱财美色,似乎都毫无兴趣。
他也从不涉足那些胭脂水粉之地、花街柳巷之所。
他这种行事风格。
实在让人难以捉摸。
“罢了,具体怎么回事,等张宁入宫之后,咱们自然就会知晓。”
“没错,说起来,张宁确实是有真才实学。”
“……”
几位阁老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
许久后都没有得出啥结论。
…
与此同时。
张宁这边。
此时张宁并不知道其他人对自己的种种议论。
他也不屑于知道。
这段时间。
他一直都在进行着自己的创业项目呢。
香皂方面。
他趁着过年时间,街上人多。
所以也开始了造势。
据他所知。
铺面前,每日几乎都有了不少百姓在围观。
不少人也在咨询香皂怎么卖。
甚至不少大家闺秀,勋贵们,还给了银两下定。
进展相当的不错。
这也让得他能腾出时间,去干其他的项目。
“张先生我回来了。”
被派出干活的锦衣卫陈建雄快步走了进来。
张宁则是开口问道:“玻璃烧制那边现在进展如何了?”
陈建雄直接回道:“年前好像已经有了些头绪,不过现在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估计正月十五之后能有消息传来。”
经此一问,张宁才想起来,自己之前给相关人员放了假。
“唔,既然如此,目前也没什么其他要紧事。”
张宁心想,还是钓鱼来得惬意自在。
张宁在京城并没有多少相熟的朋友,也没有特别想要登门拜访的人。
在这新春佳节的日子里。
张宁的生活过得十分惬意。
要么兴致勃勃地外出钓鱼,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悠闲;要么一头扎进自家厨房,沉浸在钻研美食的乐趣之中。
尽管之前他向朱佑樘许下承诺,要在三个月内赚到十万两银子。
但过年这段特殊时期自然不会被算在期限之内。
所以张宁才有这般悠然自得的闲暇时光。
…
反观张峦。
这段时间可谓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精神与身体都不堪重负。
这几天竟病倒了。
听闻宫中已经派了好几拨御医前去诊治。
看样子病情颇为严重。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传言在京城中悄然传开。
据说张峦被下令禁足,就如同遭到软禁一般。
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他既不能踏出家门半步,也不能接待任何访客。
唯一能够自由进出他居所的。
仅有张延龄兄弟俩以及家中的女眷。
这样的惩罚,实际上与坐牢并无太大差异。
只不过在自己家中,环境相对安逸舒适一些,而且名义上还是待在家里,听起来稍微好听了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