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动静越大越好

半个月转瞬即逝。

在张宁有条不紊的精心安排下,各项事务都在稳步推进。

很快。

香皂那边就有了好消息。

被安排负责相关工作的陈建雄,匆匆跑来向他禀报:“张先生,街市上那两家店铺的装修已经全部完成了,接下来是不是准备开张营业呀?”

张宁听了这话,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片刻后。

他沉稳地说道:“暂时先别开张。”

“啊?”

陈建雄不由得微微一惊,满脸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忙活了这么长的时间。

现在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怎么就不开张呢?

就在陈建雄满心不解的时候。

张宁语气平和却又不容置疑地说道:“你先安排人用红布把店铺的牌匾都遮盖起来,然后找些人,每天故意把双手弄脏,或者身上弄些脏污的地方,在店铺门口用咱们的肥皂进行洗刷。”

“记着,动静越大越好,尽可能吸引更多的人过来围观。”

张宁心里清楚,自家的产品质量虽然过硬。

可要是没人知道它的好,那根本就别想卖出去。

所以在正式售卖之前,必须得做些营销推广。

哪怕是在现代的21世纪。

营销对于产品的销售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是!”

陈建雄听完张宁的一番话,脸上写满了惊讶。

张宁所说的这些策略。

简直就像是给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商业世界的大门。

许多理念和方法,都是他以前从未听说过的。

他怎么也没想到。

仅仅是开一家店,居然还有这么多的门道和讲究。

听到最后。

他似乎恍然大悟,于是也不再多问。

立刻按照张宁的指示去着手安排。

等陈建雄离开后。

张宁马上找到负责生产香皂的工匠们,督促他们加快生产速度,务必确保在店铺开张之前,能有充足的香皂库存。

与此同时。

玻璃烧制项目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刚开始的时候,玻璃烧制工作困难重重,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好在工匠们和老道士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迅速对烧制过程进行复盘,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

在他们的努力下。

很快就成功烧制出了不少玻璃制品 。

然而。

这些玻璃成品却未能达到张宁的预期标准。

一方面,玻璃内部存在大量气泡,严重影响了质量;另一方面,其透明度欠佳,使得整体品质大打折扣。

如此质量的玻璃,根本无法投入市场盈利。

无奈之下。

张宁只能要求工匠们继续进行烧制试验,力求改进。

这段时间,张宁也没有丝毫懈怠。

在成功研制出香皂后,他便马不停蹄地投身于香水制作的工作中。

香水制作工序繁杂,不仅需要萃取技术,还涉及蒸馏环节,操作起来极为复杂。

更为棘手的是。

由于缺乏专业的玻璃管、烧杯等实验器材,张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重重,这无疑让本就复杂的香水制作工作变得难上加难。

经过连续多日的忙碌与尝试。

张宁始终未能成功制成香水,这让他不免有些烦躁。

此时,眼看再过一两天便是新年,张宁决定暂且放下手中的工作,带领众人返回城内居住,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新年将至。

家里的年货采购还未完成,管家匆匆前来找张宁请示。

张宁听后,随意地挥了挥手,说道:“行了,就按你的想法去办,采购的东西要多些,热热闹闹的。”

“另外,赏钱翻倍。”

“我们不差这点钱,多给些赏钱,也能让大家都开开心心的。”

然而,没过多久,就有人带来了让他意外的消息。

“张先生,吕指挥使来了!”

“吕纪?”

张宁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面露疑惑之色。

“先生,您要不要见一见?”

虽然吕纪是陈建雄的头儿,可如今他身为张宁的护卫统领,自然得听从张宁的指令,就算是吕纪本人来了也不例外。

张宁回过神来,对着通报的陈建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吕指挥使都来了,那就请他进来吧。”

“好嘞!”

陈建雄松了一口气,赶忙出去迎接。

没过一会儿。

身着官袍的吕纪带着一行人走进来。

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年轻后生,瞧这情形,这年轻人应该深受吕纪器重,不然吕纪不会将他带到张宁面前。

“吕指挥使欢迎寒舍!”

张宁看到吕纪后,礼貌的拱手了拱手。

吕纪也是双手抱拳,微笑着恭敬说道:“张先生太客气了,此次贸然登门拜访,还望您多多包涵!”

“哪里的话,吕指挥使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快请坐!”张宁一边热情回应,一边引领吕纪入座。

待众人在堂中的座椅上落座后,家仆便赶忙端上茶盏,为他们斟茶。

这时,吕纪才缓缓开口,道明此次前来的目的。

“张先生,此次登门,实则是有事想与您商议。”

“但说无妨!”

吕纪没有丝毫耽搁,开门见山,直接将之前那桩案子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向张宁讲述了一遍。

没错。

说的正是张宁遇刺的那件案子。

此前,被关押在五城兵马司牢房里的刺客,竟然被人残忍地灭了口,死无对证。

然而,随着锦衣卫深入调查,案情逐渐浮出水面。

牵扯进来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情况,很多都是在调查过程中,像拔出萝卜带出泥那般,被连带暴露出来的。

最终。

所有涉案人员都被锦衣卫一一揪了出来。

听到这儿。

张宁忍不住直接问道:“他们为什么要刺杀我?”

“是鞑子的指使。”

吕纪不假思索,直接给出答案。

“鞑子?”

张宁闻言,不由得眯起了眼睛,目光中闪过一丝冷峻。

若真是鞑子所为。

这一切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毕竟,张宁深入草原后,一举消灭了鞑靼人百分之八十的有生力量,几乎将半个草原的敌对势力清扫干净。

甚至还成功擒获了小王子达延汗。

这足以震惊了整个草原。

原本野心勃勃、妄图统一草原后挥师南下,对大明发动进攻的鞑子,他们的计划彻底化为泡影。

更为关键的是,草原上向来奉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残酷法则。

小王子达延汗被抓后。

他们的部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极有可能被其他部族消灭或吞并。

由此可见。

鞑靼人对张宁早已恨之入骨。

他们企图刺杀张宁,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