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苏州知府张学曾
“来了!”
几个后厨听到船上的动静后,立即拿着刀走了进来。
张宁直接把鱼扔给了他们。
随后稍加提点了一下。
不到半小时。
他们就弄出了几道菜。
其中是一道较为简单的火锅。
张宁尝了一口,却是赞不绝口。
味道极为鲜美。
“手艺不错!”
“这些我让人拿走了,剩下的你们也尝尝。”
张宁对一众后厨说道。
“多谢张先生!”
厨师们感激地拱手道谢。
随后。
张宁让人将鱼肉火锅,和其他的菜品端了出去。
既然是吃火锅,自然不会只有鱼肉,他们之前还捕捞了一些海产品,如大虾、螃蟹、海菜等都全部拿了出来。所有东西准备好后,大家便在甲板上大快朵颐起来。
一行人有说有笑的。
好喜欢乐。
而在之后的一些日子里。
张宁依然是一边钓鱼,一边看书写字。
随着他的海钓技术越来越精湛。
他基本每天都有不同的鱼和海鲜吃。
最重要的是。
船上有丰富的后厨资源,就算每天吃鱼也能吃出花来。
就如此过了十天后。
他们就已经进入了浙江境内。
本来按照原来的航程。
他们的船是需要近半个月,才能到达苏杭地区。
但杨力选的战船和水师都不错。
所以仅仅用了不到十天就到了。
“张先生!”
“明天我们就能到新省图桥州了。”
这时候马奎走了过来汇报道。
张宁点了点头。
随后吩咐道:“今晚让大家都好好休息一下。”
“明天估计有事要让他们做了!”
......
次日。
清晨时分。
战船缓缓地停靠在了杭州一处繁忙的码头。
此地是杭州的航运要冲,也正值漕运高峰期。
往来的货运船只络绎不绝。
但当水师战船出现在码头时,周围的商船无不都避让开来。
唯恐与之相撞。
毕竟这战船的体积,远远超过了运河里的船只。
加上战船上还装着乌黑发亮大炮。
谁会不长眼与其碰撞呢?
“是哪个大人物到了?”
“怎么会有战船?”
“看起来像是水师的船只!”
“似乎不是我们应天府附近的。”
“在海上来的?难道是京城来的大人物?”
“.....”
不少人围观着议论起来。
苏杭地区基本上都是归苏州府管辖的。
而苏州府又隶属于南直隶省。
一般情况下。
作为钦差大臣的张宁要是到这地,应该提前通知当地的官员。
让他们做好接待准备的。
但张宁并未这么做,反而选择了低调行事。
下船后。
马奎走了过来,再次询问道:“张先生,我们真不用通知苏州府的人?”
张宁摆了摆手直接说道:“不需要!”
“我们来办我们的事,他们管他们的!”
“而且你以为我们进城后,他们会不知道?”
金陵应天府可算是南方的小朝廷,虽然没有京城那样的权势,但也拥有自己的一套体系。
像之前与张宁有过摩擦的钱谦益。
也曾在金陵六部任职。
北方的北京是朝廷的中心,决定国家大事。
而南方的金陵则更多是官员退休养老的地方。
虽权力不大。
地位倒也不低。
不过这样的地方,自然也容易滋生蛀虫。
张宁这次是来治理蛀虫的。
自然也不宜大张旗鼓。
“还有!”
“你去安排些人通知附卫所吧!”
他吩咐了一句后,便带人进城住进了驿馆。
.....
而在张宁等人住进驿馆
后。
苏州府的知府张学曾也很快得知了消息。
“什么?”
“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已经到了?”
“而且没通知我们就住进了驿馆?”
张学曾听到这个钦差的行事风格后,登时感到有些头疼。
他担任知府多年。
还从未见过这样的钦差。
若说是微服私访,暗中调查。
那应该会隐匿身份才对。
但这位钦差却是大张旗鼓,手持令牌和圣旨,公然住进了驿馆。
丝毫没有隐瞒身份。
若不是微服私访,而是正式来访。
按常理也应提前通知,以示官场的礼节。
可这个钦差又没有提前通知。
一时间。
他也不知道这个钦差如此做的意思。
更不知道如何应对。
所以他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其他人怕是不知道。
但他可是知道,自己虽然是进士出身,与东林党也有所牵连的。
平时也没少贪墨。
钦差大臣如此到来,他怎么会不慌呢?
“快!”
“给本官准备马车,我要去驿馆见钦差大人!”
张学曾纠结再三。
最终决定前往驿馆拜见张宁。
他心里明白。
若是自己不去,等到钦差找上门来。
天晓得会有什么后果。
毕竟,他能坐上苏州府正四品知府的宝座,靠的可不是真才实学,而是擅长攀附权贵,送了不少礼,拉拢了不少关系。
若单凭自己的能力。
这等美差哪轮得到他。
张宁这边刚刚在驿馆安顿下来,马奎又走了过来禀报道:“张先生,刚才兄弟们发现有人在盯着我们的行动,是否需要解决他?”
张宁摆了摆手,沉声说道:“不必了,派他们来盯着我们的人。”
“应该很快就会自己找上门了!”
话音刚落。
一个锦衣卫便匆匆跑了进来。
“张先生!”
“苏州知府张学曾大人前来求见。”
张宁轻笑,对着马奎说道:“你看,我都说他会自己找上门了!”
“这不就来了?”
不一会儿。
锦衣卫便领着张学曾来到了院中。
张学曾看到张宁如此年轻,心里不禁有些惊诧。
但他也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上前行礼。
“下官张学曾!”
“拜见钦差大人!”
张宁微笑着摆了摆手:“张知府请起,本官此次来苏州只是途经此地,过两日还需前往金陵拜访孙阁老!”
“因此并未打算大张旗鼓!”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张宁清楚张学曾的来意,无非是想探听消息。
他这个钦差大臣悄无声息地到来,张学曾心中自然忐忑不安。
张宁直截了当地说明来意。
张学曾反而能稍微放松一些。
果不其然。
听了张宁的话,张学曾紧绷的神情有所缓和,但他习惯于揣摩上意,下意识地问道:“原来如此,不知下官能为大人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