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让位

皇后的身影在门口显现,她没有任何征兆地走进大厅,直接将门重重一关。

二皇子抬头,脸上的冷笑显现出来,“母亲,您来此是为了什么?”

“你还敢和我说话?”皇后的声音低沉而冷酷,她的步伐没有一丝停顿,径直走到二皇子面前,盯着他的眼睛,语气充满了愤怒。

“你竟然敢在父皇面前如此顶撞,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你可知你的言行已经让皇室颜面扫地!”

二皇子冷哼一声,毫不示弱,“母亲,我不过是说了实话,父皇心心念念的王叔什么都能做得好,难道我就不能说点真话吗?若他那么能干,那为何不让他直接继位?”

“你真是放肆!”皇后的脸色骤然阴沉下来,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

“你以为你是谁?你就凭这几句无礼的话,便觉得自己有资格当上皇帝?你根本不配!你若真心为国家着想,何至于如此不尊重父皇的决定!”

二皇子终于忍不住,声音带着几分冷意:“母亲,您也这般喜欢王叔,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在眼里。我只是看不惯你们总是让他做事,总是把一切都归给他,自己呢,什么都不管!”

皇后的脸色变得更为阴沉,她抬手,狠狠一掌甩在二皇子的脸上。

“啪!”

一声脆响在寂静的房间内回荡,二皇子顿时愣住,脸颊瞬间发烫,留下了鲜明的掌印。

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目光惊愕地看着皇后,没想到她居然动手。

皇后冷冷地盯着他,目光如利刃般锐利,“你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居然敢质疑父皇的决定!你连这点基本的敬重都没有,如何有资格继承大统?”

二皇子满脸愤怒,眼中的火焰几乎要喷发出来,“你就因为这点小事就打我?我不就是说了实话吗?你们自己心里清楚得很,王叔背后到底是什么人,所有人都看得清楚,何必装作看不见!”

“你……”皇后再一次怒气冲冲地瞪着二皇子,整个人气得浑身颤抖。

“从小到大,你从未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皇子,只知道享乐、贪图安逸。你哪里懂得担当?哪里懂得背负这片江山!”

二皇子的脸上浮现出狰狞,他突然站起身来,怒目圆睁,“若您要说这些,我真不想再听了!您不过是因为我没有王叔那样的本事,才会这样对待我。你想让我做什么?成为一个毫无权利的傀儡吗?!”

皇后眼中闪过一抹冷厉,猛地伸手抓住二皇子的衣领,将他推向了桌子旁的椅子。

她低声道:“你给我安静点。若不如此,皇帝的子嗣怎能自重,怎能承担国事?你若不改,永远只是个废物!”

二皇子被她推得有些踉跄,脸上写满了愤怒和羞耻,嘴唇紧咬,差点忍不住要反抗。

但他深知此刻反抗只会更激怒皇后,最终只能狠狠地低下了头,气喘吁吁地咬牙切齿。

皇后看着二皇子的表现,她冷哼一声,甩开了他的衣领,背对着他道:“你最好记住,若你再不收敛,本宫可不会轻饶你。想要继承大统,就要从本事、从责任上做到比墨玄奕还要强。”

她的语气已经不容置疑,仿佛她的话已是最后通牒。

二皇子站在那里,面色苍白,无言以对。

皇后转身,迈步朝外走去,只留给二皇子一个冷漠的背影。

“从今以后,别再让我听见你再说任何愚蠢的话,否则你不会有机会再出现在我面前。”

二皇子缓缓抬起头,他的拳头紧紧握住,心中的怒火越发强烈。

但他却知道,此刻的他,不再有反抗的余地。

京城内风起云涌,关于皇帝有意立墨玄奕为继承人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

宫内外的权贵纷纷传言,许多人开始前来恭贺墨玄奕,甚至有些人放下身段,主动上门表示支持。

整个京城仿佛都在等待着这位未来的帝王崛起。

然而,墨玄奕并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接受这一切的热情。

他并没有选择应接这些祝贺,而是采取了相反的态度。

他避开所有来访的人,严词拒绝了许多宫外贵族的恭维和讨好。

“皇帝的决定,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何德何能,怎敢接受如此荣宠。”

墨玄奕每次面对这些前来祝贺的人,都是态度坚定,语气冷淡。

他冷冷地道,“请各位回去,皇位之事,还是要看皇子们是否足够能担责任。”

他说得理直气壮,眼神中带着几分决然和疏离,仿佛一切与他无关,心中没有一丝动摇。

这些人看着墨玄奕的表情,心中不禁有些失望,但却也不敢强求,只得悻悻然地离开。

即便如此,城内却有越来越多的流言蜚语,甚至有些人开始认为墨玄奕只不过是想做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模样,暗地里其实早有准备。

墨玄奕一方面想要掩饰自己心中毫无意愿的想法,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让自己在这波风潮中保持一定的冷静和理智。

他想要表现得平凡无奇,尽量避免让人觉得他对皇位有丝毫欲望。

但不论他如何低调,皇帝却愈加深信自己有意立他为皇位继承人。

宫内大臣们对于这一变动也开始各自心生异议,不同的意见混在一起,甚至有不少人开始暗中观察墨玄奕的一举一动,试图从中找出什么破绽。

为了打消这些不必要的猜测,墨玄奕亲自进宫,早早地在朝堂上与大臣们一道上朝。

他每天如同例行公事般,出现在朝堂上。

无论早晨的天多么昏暗,他都按时进宫,和大臣们一起讨论政事,处理朝堂上的繁杂事务。

每次他走进朝堂,眼前便是一片肃穆。

大臣们见到他时,不由得低头行礼,然而他们的眼中却隐藏着不同的情绪。

有些人或许心中早已对他产生了敬畏,而有些人则开始心生忌惮。

有一次,大臣王甄在与墨玄奕讨论国策时,忍不住开口试探:“王爷今日处理朝政,确实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