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机会渺茫

一个时辰后,萧亮脚步虚浮地走出营帐,强撑着摇摇欲坠的身躯。

冷风一吹,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仿佛连骨头都透着凉意。

与杨业的交锋,让他身心俱疲。

他原以为凭借自己的口才,可以像之前与陈志周旋那般,拖延时间,甚至蒙混过关。

然而,杨业的城府远非陈志可比,他犀利的言辞和深邃的目光,仿佛能洞穿人心,让萧亮的一切伪装都无所遁形。

此刻,萧亮心中笃定,之前与陈志的“辩论”之所以能够占据上风,完全是陈志的疲敌之策,故意示弱,麻痹自己。

萧亮颓然地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他明白,金陵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而他,却像一只困兽,找不到任何出路。

恰在此时,一队士兵从远处走来,为首的正是南梁将军陈志。

他身披战甲,腰悬长剑,神情严肃,正在巡视营地。看到萧亮从杨业营帐中出来,他立刻快步迎了上来,一丝不苟地开口道:“萧大人,本将送你回去吧。”

萧亮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有劳陈将军了。”

陈志点点头,示意身后的士兵跟上。

一路上,陈志默默地观察着萧亮,见他面色苍白,脚步虚浮,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心中隐隐猜到了一些什么。

但他并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护送着萧亮前行。他知道,有些事情,不必问,也不该问。

两人一路无言,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走到距离金陵城不远处,陈志停下了脚步,拱手道:“萧大人,请吧。本将职责所在,不便再往前送了。”

萧亮明白他的意思,点点头,强打起精神道:“陈将军保重。”

陈志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带着士兵离去。他们仍然是敌人,即使短暂的和平,也无法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和敌意。

陈志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守护着身后的士兵,守护着南梁的土地。

萧亮独自一人走向金陵城,心中百感交集。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也不知道金陵城的命运将会如何。

他只知道,自己必须扛起这份责任,为了城中的百姓,为了南梁的未来,战斗到最后一刻。

走到城门下,萧亮抬头望去,却见城墙上站着一位熟悉的身影。

那是他的老朋友,锦衣卫指挥使百里武,百里武身穿黑色锦衣,腰佩绣春刀,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正注视着城下的动静。

看到萧亮,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调侃的笑容:“萧大人,挺忙啊,这又是去哪儿了?”

萧亮苦笑一声,心中五味杂陈。他

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百里武的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他只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百里兄……”萧亮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城中情况如何?”百里武耸耸肩,语气轻松:“还能如何?兵马粮草都缺,人心惶惶,就等着大人带回好消息呢。”

萧亮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百里武是在故意用轻松的语气掩饰内心的焦虑。

金陵城的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我尽力……”萧亮低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力。

百里武从城墙上几步跃下,稳稳地落在萧亮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一丝劝诫:“萧大人,杨业的野心不可小觑,还是安心守城吧,不要做徒劳的事情。”

百里武深知萧亮此行目的,无非是求和或者拖延时间,但他更明白,靠山王杨业绝非易与之辈。

萧亮听闻此话,如同被踩到了尾巴的猫,立马暴怒,指着百里武的鼻子吼道:“百里武,你是看不起本官吗?我有什么办法!城中粮草最多还能支撑十日,十日之后,便是城破人亡之时!你让我如何安心守城!你告诉我,我有什么办法!”

萧亮的怒吼声在城门下回荡,惊起几只栖息在城墙上的乌鸦,扑棱棱地飞向远方。他心中的压力,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再也压制不住。

百里武并没有因为萧亮的怒火而退缩,反而上前一步,语气更加沉重:“可是与虎谋皮,能有何益?杨业此人,城府极深,你又如何能保证他遵守承诺?与其将金陵城的命运寄托在他人的善心之上,不如放手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百里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敲击在萧亮的心上。

萧亮颓然地坐倒在城门旁的石阶上,双手捂住脸,痛苦地呻吟着。

他知道百里武说的没错,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

他只是一个文官,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抵挡杨业的百万雄师?

百里武见状,也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默默地守护着这位身心俱疲的友人。

萧亮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城内,那里有他的家人,有他的朋友,有无数的百姓,他们都在等待着他的守护。

……

萧亮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迈入金陵宫城。

宫门巍峨,朱漆斑驳,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南梁王朝的衰败。

他走过空旷的广场,走过冷清的宫殿,每一步都像是走在刀尖上,刺痛着他的神经。

他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声,一下一下,沉重而缓慢,如同丧钟的敲响。

宫中的气氛异常压抑,太监宫女们一个个噤若寒蝉,脚步匆匆,不敢抬头看他一眼。

往日里热闹喧哗的宫殿,如今却静得可怕,只有萧亮那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更增添了几分萧瑟和悲凉。

他一路走到御书房外,却迟迟不敢进去。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他知道,自己必须保持冷静,必须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梁皇身上。

“萧大人,陛下有旨,宣您觐见。”一个尖细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是梁皇身边的贴身太监。

萧亮点点头,整了整衣冠,迈步走进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香炉里袅袅升起的檀香,也无法掩盖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