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我大明什么时候册封过龙王爷

眼下已到了晚秋时节,先前肆虐的洪水留下的创伤,大部分已被时间抹平。

似乎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式。

只是那些靠近河边的小村落,仍然残留着昔日灾难留下的记忆碎片。

“太孙,这里的堤防是由黄土夯实,并掺入了稻草、竹条跟石块加以加固。特别是在靠近河道一侧,是用青色石材由底部铺设,直至顶部完成防护结构。”

“因此,就算再遇到像前年那样规模的大水灾,这里也不至于会发生决堤事件。”

此时此刻,众多锦衣卫与羽林军,遍布河堤两岸巡逻守望。

而在一处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位置上,聚集了许多官员。

他们围绕着一位身穿精致华服的年轻人身边,共同关注着黄河。

其中,有一位河道总督衙门的青袍男人,负责向大家汇报工作进展。

在众多权臣中,焦点人物是刚巡视北部归来的太孙朱允熥。

朱允熥注意到潘开朗后,又转向一位青袍青年。

朱允熥伫立于河岸边,目光投向滚滚黄河,用力踏了踏地。

随即淡然一笑,轻声说道。

“倘若真是坚固无比,陕州府、豫州府一带的拦水坝与减水坝又怎会被冲塌呢?”

青袍官员听后一时无言,只好低头沉思。

对于这些权高位重者的对话,他实在是难以插嘴。

石伟毅将视线缓缓转向另一侧潘开朗。

显然,这位老臣必须提供一个解释,即使这个解释不尽如人意也好。

潘开朗心知肚明,太孙之所以如此发问,就是想要听他怎么说。

不论是河道总督府,还是整个豫州道三司衙门,至今都没能彻底调查清楚那些上游地区大坝损毁的真实原因。

现场除了北巡官员之外,全是来自河道总督府及当地兰考县的相关官员们。

三司衙门主官,因近几日忙于处理豫州府内的突发事件,而未能及时赶来。

当看到潘开朗始终保持沉默,在场众人不由得拧眉。

这种情景确实不理想。

在稍微等待后,仍没有任何回音,朱允熥冷笑起来。

“莫非真有那住在黄河底下的龙王闹事不成?”

听到这句话,在场所有人均行礼,纷纷俯首。

此刻,朱允熥面色微变,转身冷视前方跪倒在地的潘开朗。

朱允熥厉色道。

“因为此事,我特地派人快马加鞭回应天,前往宗人府打听。结果,我大明从没有封过所谓的黄河龙王。这位自封的龙王爷到底是何来历?究竟是谁敢做出如此反叛之举?”

砰。

随着沉重响声,潘开朗立即双膝触地。

“臣犯下滔天之罪,辜负皇上厚望,令河堤失守、大明财源损失惨重、无数豫州民众受灾受难。作为皇命所托管理河流事务之人,监督治河工程实施,并对地方事务具有一定约束力。”

“眼下却发生这般灾难性事故,全是我一人责任所在,即使处死百次也无法抵消。”

“愚昧。”

朱允熥用冰冷眼神直射跪地的潘开朗,厉声责备道。

“我刚才指的是坊间传言,关于所谓黄河龙王显灵的说法。”

潘开朗先是怔住了片刻,然后,小心翼翼地抬起脸又马上再次低下。

石伟毅满是无奈。

心想。

这潘大人虽善于实干,却不懂得怎样为官处世。

自进入豫州道区域,就广泛流传起那个有关黄龙现身的故事。

根据传说,描述极为具体生动,仿佛每个人都亲眼见证了这一奇观。

在这传闻中,所有人都保持一致的说法,

即陕西府与豫州府两地区的防洪设施崩溃的原因,是因为惹恼了栖息于此水域的龙王爷。

那么龙王爷为何会大发雷霆呢?

据说它认为黄河是它的领域。

因此当前状况变得极其讽刺。

朝廷为了整治水利成立了特别机构,任命专员监管施工进度,甚至打算建造更多阻挡水流设施的行为。

就好比在家门口设置障碍物,妨碍主人出行一般。

安家于此的龙王自然十分不满。

龙王爷一发威,自然是波澜壮阔,那拦水坝跟减水坝,恐怕也难以抵挡龙王爷的一尾扫击。

按照这条流言来说,由河道总督衙门监督建造的拦水坝、减水坝,并未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也没有人故意破坏。

这一切都是天意,全因龙王爷震怒。

但倘若顺着这个流言深入思考。

若无河道总督衙门,或许这场灾祸本可以避免。

继续推论,便是治河政策本身就存在问题。

治河政策错了,那么洪武新政是否同样错误?

面对灾难,只要有一处不对劲,整个系统就都被打上了错误标签。

这便谣言的最终指向,显然是针对洪武新政的。

在豫州道地方,没有人把河水问题,归结于河道总督衙门失职,更没有人直接抨击朝政失误。

但是,所有矛头最终都对准了朝廷。

这就是这条流言可怕之处所在。

潘开朗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深层次的意义。

他急于将所有责任扛在自己身上。

石伟毅不由得摆了摆手。

洪武新政不可质疑,河道总督衙门不应解散,而潘开朗更是不能出状况。

作为内阁成员,石伟毅深知皇家所思。

再次看了看跪在太孙跟前的潘开朗后,石伟毅轻轻咳嗽了一声,目光环视四周诸位官员。

“假使黄河之中,真有龙王存在,其职责亦该是守护中原水域平安。如今却酿成了灾难,即便真有所谓龙王,恐怕也是逆乱之恶龙。”

“古代唐朝曾有过梦境中斩杀孽龙之事例。如果今日我朝真出现了孽龙,自会有朝廷派出使者再次执行斩龙任务。”

尽管年纪尚轻,甚至比不少现场官员都要年轻。

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人人皆知。

此次,跟随太孙北巡时作为众官之首发言,他的话很多时候也就代表了太孙本人的意见。

几位大臣纷纷行礼示意认同。

随着所有人都弯下了身子,从堤岸上传来整齐的声音。

“阁老。”

石伟毅侧脸望着静默不语的太孙片刻,然后冷冷地宣布。

“调查。调查材料,用工,任何可以调查的内容。立即召还豫州三司的人员,鉴于目前地方骚乱,他们若无法恢复秩序,便派遣朝廷军队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