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五年

五年前,徐子建故意在汴京闯祸。

被嘉佑帝罚他不准参考下一届的春闱。

徐子建在确认荆王病情稳定下来后,给曹盖做了完肺部手术,就带着宋引章和赵盼儿回到了济州。

同年也给自己的舅舅徐文斌,做了腿部手术,将他的断腿接了回去。

腿伤复原的徐文斌,打算重新读书科考。

徐子建将三味书铺的份子,分了三成给舅舅。

因此他倒是不用担心银钱的问题。

嘉佑四年,徐文斌重新考上举人后,和酉阳盛家大房长女淑兰定了亲,作为续弦。

双方约定等嘉佑五年,年中完婚。

苏洵因为在济州做掌书记官时,考评不错,嘉佑四年被调到应天府做推官。

在徐子建的建议下,徐氏最终决定还是和苏家结亲。

徐子建的姐姐徐兆儿,在嘉佑四年和苏家二郎苏辙定了亲,两家商量好在嘉佑六年春闱后完婚。

而苏轼则是和曾诚的姐姐订了婚,同样为了不耽误科举,都打算等嘉佑六年春闱后完婚。

苏家走的时候,苏小妹看徐子建的眼中充满了哀怨。

在徐子建的默许下,徐家姐妹偷偷将徐子建,济水窑烧出来的第一套红色茶具,送给了苏小妹。

徐子建并非不知道苏小妹的情意,只是有些人注定有缘无分。

何况,苏小妹还有婚约在身。

苏家兄弟知道徐子建,没法做他们妹夫后,心中满是遗憾。

公明书院,曾经七杰走了两个,如今就剩下徐子建几人了!

徐达和蔡京以及沈括三人这几年陆续考上举人,同样在为嘉佑六年的春闱做准备,几人由于年岁较小倒是没有说亲。

刘庆才学不错,是公明书院的佼佼者。

徐文彬打算把徐子建表姐徐凤嫁给他,婚期同样是嘉佑六年。

徐凤对表弟的暗恋,同样无疾而终。

徐子建寻思着这嘉佑六年,自己喜酒怕是喝不完了。

他在嘉佑二年小三元,考取了京东路举人后,就开始猥琐发育。

除了嘉佑二年黄河决堤,被嘉佑帝派去去河北大名府帮忙填补缺口外,再也没有出过风头。

这几年,他开始了自己的航海计划。

嘉佑二年初,徐子建上密奏,要在登州蓬莱与辽国辽东半岛隔海相望的群岛,建立海军基地。

嘉佑帝早就知道,徐子建有心利用海军夺回燕云十六州的计划。

于是他大手一挥,将登州下临大海,目力所及沙门、鼍矶、车牛、大竹、小竹凡五岛划给徐子建作为海军基地。

同时将蓬莱水寨“刀鱼寨”,作为徐子建在登州的海军打造战船的海军总部。

大周朝登州沙门岛,是大周重要的流放地,原本岛上生存环境恶劣,面积不大且物资匮乏。

被流放过来的人基本都是九死一生。

不过经过徐子建这几年的改造沙门岛,已经成为渤海和黄海海商们,重要的停靠站,环境改善了不少。

于是这些流放过来的人,同样也为徐子建带来了不少劳动力人口。

在嘉佑帝的默许下,这几年这支名义上,棣属于荆王,实际上由徐子建控制的梁山军,膨胀到了数万人。

嘉佑帝不是看不到梁山军膨胀带来的危险。

只不过这几年朝堂上,文官们给嘉佑帝带来的压力太大了,不断上奏提醒他另立皇嗣以防不测!

虽然嘉佑元年,荆王的命被徐子建救回来了。

可是由于前面几天疟疾导致的发烧,让荆王的脑部受损,还提前激发了大周皇室遗传病癫痫症。

不仅如此荆王的智力同样收到影响,虽然勉强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荆王的病情,虽然已经下令封口,可是还是被有心人传了出去。

一时间朝堂汹涌,关于皇嗣的讨论络绎不绝。

这让嘉佑帝深感悲哀,明明他的皇儿是正常人,只是愚钝了一点。

可是传到外面,就变成荆王痴愚若是让他继位,大周朝怕是会出现晋惠帝之祸患也。

还不如提前从宗室中选取几位宗室,作为嗣王,将来继承大周皇位也可以照顾荆王。

只不过,在嘉佑帝心中,唯荆王继承大周皇位,才是他想要的。

皇室斗争有多么残酷,嘉佑帝很清楚。

宗室中无论是谁得到了帝位,都容不下他的皇儿。

怕是,日后都会死于非命吧!

最让嘉佑帝感到不安的是,他的身体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风。

虽然,徐子建医术高超,帮他控制住了病情。

不过,嘉佑帝心里很清楚,自己恐怕是没几年好过了。

这几样加起来,嘉佑帝就不得不为他的皇儿,计一计了。

于是,为了给他的儿子荆王,足够多的保护力量。

这几年,嘉佑帝不断违规扩充荆王卫的人数,从梁山泊还有禁军中调集精锐,扩充到荆王卫里。

如今荆王卫可以说已经超过了一千人,在汴京也算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了。

即便如此,嘉佑帝依旧不放心。

在他的暗示和纵容下

,徐子建控制隶属于荆王的梁山军,人数也超过了五万。

这五万人绝大多数都在登州海外。

即便如此,依旧有超过三千精锐,驻扎在梁山泊以备不时之需。

只要嘉佑帝一声令下,这三千精锐可以在一天之内赶到汴京。

嘉佑帝做的这些后手,在防谁不言而喻。

而文官们之所对嘉佑帝这些动作视而不见。

第一个是,徐子建从海路夺取燕云十六洲的计划,得到了以晏殊和欧阳修为首的一部分文官支持。

最重要的是因为,嘉佑四年嘉佑帝终于在继承人问题上,做出了妥协,选出了三位嗣王候选人。

原本被降级的兖州郡王和邕州郡王的爵位被恢复,还将宗室赵宗全也被升为禹州郡王。

不过很可惜,嘉佑五年禹州发生民乱。

于是,刚刚升为郡王的赵宗全,在文官们的攻击下,又被贬为禹州团练。

同年,邕州郡王被升为邕王,兖州郡王升为兖王。

真叫一个乐极生悲!

赵宗全被贬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没有后台。

邕王的妃子来自相公世家吕家。

兖王的母族则来自河北的勋贵大族符家。

还是那句话,出来混要有势力有背景。

赵宗全要啥没啥。

所以只能被人当做小瘪三。

第一个被踢出局。

还是不敢反抗的那种,不然分分钟被发配边疆地区。

……

回到盛家这边。

寿安堂

话说,盛老太听了几个孙女的讲话。

寻思着,这登州何时出现了这么一位豪门贵公子?

三驾的马车,可不是普通勋贵能拥有的!

而且和她一样姓徐?

勇毅侯府倒是姓徐,可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金陵。

她的孙女华兰刚刚被退婚,就认识了这么一个有才有貌的公子!

只怕是齐大非偶啊…

盛老太太眼睛很毒辣,她可不相信对方会无缘无故,借给华兰几人这么一个华贵的马车。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对方看上了盛家姑娘。

如兰和明兰两个小豆丁自然不可能。

那么剩下的就是华兰了!

一旁的如兰和明兰一起,没心没肺地吃着糕点。

明兰则考虑着,待会求祖母赏赐几个糕点给她,带回去给母亲吃。

就在这时,盛老太太房里的侍女跑过来说:

“遭了,大姐儿!三哥儿用尽你的及笄礼物,和人斗气做博,就输了!夫人和主君在前院快吵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