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超大型电磁轨道炮

第280章超大型电磁轨道炮

“所以,农家小院地下避难所上方的岩层与土壤。”

“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意义,该退出舞台了。”

长久的潜移默化下。

建造在地底的避难所,比建造在地面上更加安全。

这一固定的心理暗示。

让苏武即使已经将避难所发展到如今这种直径达到7公里,容纳了两千七百万人口的庞大规模。

也仍然还保留着避难所上方,那只有10米厚度的岩石和土壤层。

可实际上。

相对于避难所的庞大体量,那10米的厚度,说是巨人皮肤上的一层尘埃都并不为过。

它除了限制苏武建造避难所的速度以外。

基本已经没有其它任何用处。

现在。

苏武打破了这一层心理上的枷锁。

就如同重获新生一般。

同时它也将很快就会反馈到农家小院的各个地方。

让数以千万计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

[自检完成。]

[开始激活作战状态。]

人工智能的提示声,在苏武的耳边响起。

让他从神游物外中回过神。

他面前的全息投影上。

农家小院的地表。

一座圆形的快速水泥高台,开始缓缓上升。

直到借着它下方的四根伸缩金属支柱。

在风雪中,缓缓升入150米的高空。

[超大型电磁轨道炮已抵达预定位置。]

[开始展开战斗姿态。]

一座塔身,再加上炮管。

总长度超过500米的巨大金属炮塔。

逐渐在高空的平台上,显现出原本的型态。

随后,一排蓝色的冷光指示灯。

从炮管的最前端,一路逐渐亮起。

直至延伸到塔身的弹药仓为止。

这代表着整座超大型电磁轨道炮,已经准备就绪。

随时可以开启射击。

“每次射击前,充能时间长达一分钟。”

“充能完成后,最大蓄能停留时间不能超过30秒。”

苏武浏览着这座刚刚诞生不久的超级武器,在运行状态下反馈出来的各项数据。

作为以紫晶体残骸为核心。

在投入了超过上万点灵性,已经研究到极高程度的电磁理论的框架下。

目前所能制造出来的最高规格的电磁武器。

超大型电磁轨道炮的强大毋庸置疑。

哪怕还没有经过实战测试。

单单在理论计算中呈现出来的数据。

就已表明,它在单位面积上的攻击强度,已经超过了一切常规武器,以及如弹道导弹和核弹一类的战略级武器。

相当接近伊甸园卫星的天倾战略打击系统。

不过,这种纯粹到极致的强大。

也不是没有代价。

每发射一次。

整座超大型电磁轨道炮,就需要彻底大修一次。

更换由紫晶体残骸制作的核心部件。

部分过热的炮管,也需要进行修复。

总体算下来。

能做到一个小时发射一次的频率,就算不错了。

而发射成本。

主要看紫晶体残骸的储存数量。

苏武这么多天下来。

收集到的紫晶体残骸,能拿出来作为消耗品的部分。

仅仅只够供应超大型电磁轨道炮使用七八次。

“还是试射一次吧。”

“反正紫晶体残骸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思虑了一会儿。

苏武决定奢侈一把。

一件新武器,不亲自试射一次。

单靠纸面数据进行评估,未必可靠。

也很难形成一个直观而准确的印象。

将授权下放给人工智能。

很快。

位于150米高空平台处的炮塔。

开始闪烁起一团蓝白色交织的光芒。

强大的能量汇聚下。

甚至形成了一层微弱的电磁力场。

将狂风送到炮塔处的雪都排斥在了外边。

[选择攻击模式,穿甲。]

[目标确认,西北方向陀螺峰。]

[发射。]

一道刺目的蓝色光束,洞穿了沿途的风雪。

狠狠地撞在农家小院北方,十几二十公里外的群山之中。

然后一头扎进其中一座大山的山腰处。

半分多钟后。

如雷鸣般的沉闷轰鸣,远远的自群山之中传来。

回荡在农家小院的地表上空。

而在这轰鸣声的诞生之地。

被超大型电磁轨道炮攻击的地方。

则出现了一条长达数百米的隧道。

这一击。

直接将大山整个贯穿。

“表现符合预期。”

“攻击强度很不错。”

通过监控,望着群山那边的情况。

苏武对于超大型电磁轨道炮的表现相当满意。

有了这件新的战略武器在手。

他面对紫晶体的进化,将会变得从容许多。

随后。

在确认了一下发射后的炮塔状况,没有出现超出预料的问题。

苏武开始让位于空中的平台返回地面。

之前将超大型电磁轨道炮送到150米的高空,是为了方便进行极限测试。

实际上只要能打到目标。

炮塔在150米以下的任何高度,都可以发动攻击。

与此同时。

原本部署在农家小院核心区上方的激光防御阵列。

也在炮塔建设完成的同时,同步转移到了炮塔所在的移动平台上。

以方便更严密的保护超大型电磁轨道炮的安全。

完成了电磁炮的最后测试工作。

苏武继续转而将农家小院避难所的整体结构图,投影到金属平台上。

今天除了建造和测试超大型电磁轨道炮以外。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同样重要。

“地表上的临时仓库,全部搬迁完毕。”

“避难所内正在施工的所有人员,都转移到了安全区域。”

“还有各种关键设备,也已经做好防冲撞准备。”

“可以开始进行大规模爆破了。”

视线在已经变得空无一人的,地下五层到地下一层的各个施工工地上,巡视了一遍。

确定准备工作没有疏漏以后。

苏武下达了引爆命令。

下一刻。

连绵又细微的爆炸声,在农家小院的周边响起。

大量的烟尘,伴随着埋藏在地底的炸弹被引爆。

从地面直窜向十数米高的空中。

仅仅几分钟后。

以农家小院核心区为中心,周边半径3.5公里内的所有地方。

都像是被犁过一般。

由原本几乎凝结为一体的坚硬岩石土壤,化作了一片松软的土地。

在苏武解除了必须在地底工作的固有印象以后。

针对农家小院避难所的扩建。

就有了更好的建造模式。那就是先挖坑。

从地面开始,直接把所有妨碍避难所扩建的土石都运走。

然后再在坑中继续建造避难所。

这样做的好处。

等于直接将扩建避难所过程中难度最高,最耗费时间的挖掘步骤,简化成了单纯的运输工作。

而如果没有了挖掘步骤的限制。

借助快速水泥在三分钟内就能迅速凝固的特点。

剩下的所有建造流程,都可以快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按照新的模式。”

“原本需要50天左右时间,才能完成的从地下五层到地下一层的扩建工程。”

“将可以缩短到短短的7天内。”

“其中3天时间,用来运输地面的土石。”

“2天时间,用来扩建地下5层到地下1层的避难所。”

“还有1天,用来规避随时可能出现的低温寒流。”

在地表工作,简单归简单。

可那里严酷的环境,同样还是会带来一些干扰。

那些从设计之初,就定位于在地底工作的挖掘机和普通运输车。

可没有抵抗低温寒流的能力。

在低温寒流出现的期间,只能暂时停工。

不过尽管如此。

整体的工作效率,也仍然远比之前困守在地底更高。

只需要一周的时间。

就能完成之前预计需要将近两个月时间的工作。

让在农家小院外的2000多万人,还有快要将大部分江河市附属避难所塞满的种植园。

都直接搬迁进农家小院避难所内。

“然后,由于施工难度大幅度降低。”

“工程队中节省下来的大量劳动力。”

“可以全部集中到对避难所地下8层的建造之中。”

“隔着已经建好的地下第7层和地下第6层。”

“那位于地底更深处的地下第8层,依然还是需要使用传统的挖掘再建造的方式进行扩建。”

“不过这一部分。”

“就没有那么急迫了。”

“快一点,慢一点都无所谓。”

苏武在规划中忽然发现。

原本一直不够用的,珍贵的农家小院地下避难所空间。

随着这一次建造方式的改变。

已经被彻底解决。

他心心念念,艰难砍掉的居民活动区,粮食种植园,甚至肉类养殖场。

都可以在一周后就同步开始建设。

不再需要无限期的推后。

同时,受此影响。

现在每天需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的数千万避难所居民。

也可以全部恢复原本的8小时工作制。

不用再去承受超额的劳动压力。

“不过是转变一下观念而已。”

“就带来了这么巨大的变化。”

“让原本的困难模式变成简单模式。”

苏武轻轻叹息一声,为自己过去的思维定势感到有些懊悔。

不过好在,醒悟得不算太晚。

“接下来。”

“既然避难所的空间已经足够使用。”

“那么可以争取将宽江流域和余安市周边那一带的人口,都更快一点转移过来。”

“只有把他们都转移到了农家小院避难所。”

“才能让他们真正的成为受到系统承认的治下民众。”

“提供属于治下民众的那一份灵性。”

2000多万的统治人口,每天可以提供2000多点灵性。

以苏武设置的游戏币兑换比例。

这些新增加的灵性收入,约等于每天增加10万多吨的粮食。

又或者更多的其它资源。

属于一笔极为不菲的收入。

末世毕竟还是末世。

在这人类只能躲藏在地下避难所的时代。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都是能够维持生存所需的食物。

某种意义上,苏武发行的游戏币。

可能在价值上都还没有食物坚挺。

它约等于珍贵的万能货币。

“还有,能放开手脚。”

“进一步的扩大对外的掠夺规模了。”

苏武之前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才在北方区域,占领了30座大小避难所。

这里面固然有其他很多因素。

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条原因。

就是苏武缺乏足够的,能够用来收容人口的避难所空间。

这让他在攻略的过程中,下意识的有些束手束脚。

生怕因为吃的太多而消化不良。

而现在,自然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无论吃下多少人口,苏武都能够轻松的接纳下来。

当然,所谓的掠夺。

也不一定是武力占领避难所。

直到现在,在整个东洲大地。

对于许多没有足够地方生产粮食的避难所来说。

过多的人口都是一种负担。

苏武只需要让商队拉着一车粮食,又或者其它工业商品过去。

很容易的就能在很多地方,换来同等的一车人口。

这种方式。

在收集人口上的效率,要远比一个个避难所打过去要更高一点。

并且也不会引起众怒,以及引来来自于联邦的强烈反弹。

“正好。”

“那些建造在附属避难所中的种植园。”

“也没有必要拆掉,甚至还可以继续建造下去。”

“直到把所有的空间都利用上为止。”

“然后里面的产出,可以用来作为商品对外贸易。”

在附属避难所中的种植园。

因为无法保证足够的安全。

所以不适合成为苏武统治下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

但当做附加的经济产地。

用于对外换取人口和其它资源,却没有问题。

这样一来。

它们生产多少,就能创造多少价值。

然后因为意外被摧毁了,也不会给苏武带来伤筋动骨的损失。

重新回到控制台前坐下。

苏武又打开了超级工厂的生产列表。

既然要加快对外掠夺的规模。

那最重要的运输工具,组成商队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和雪地运输车。

自然是越多越好。

再考虑到占据钢城后,不管是稀有资源还是普通资源。

短时间内都不会太过缺乏。

为此扩产起来,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按照目前统计的钢城那边的资源来看。”

“冰封级陆地护卫舰,最终能再生产120台左右。”

“至于雪地运输车,可以让超级工厂持续全力生产一个月以上。”

超级工厂的生产力强大归强大。

但它的占地面积终究只有1000万平米左右。

依然存在着生产上限。

哪怕资源足够充沛,一天能够生产的雪地运输车总量也只有5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