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军备竞赛

第274章 军备竞赛

时间慢慢过去。

游荡于山岭之间的风雪,变得越发的猛烈。

在极致的低温中。

大片本就仅仅只是保持萌芽状态的冥界之,被掩盖在了厚厚的积雪之下。

度过了它们最为危险的阶段。

而一丝丝经由它们提炼出来的特殊养料,则以那些充斥在空气中的声音为桥梁,一点一点的汇聚向岩浆峡谷的地下深处。

某一刻。

流淌于岩浆峡谷地表的岩浆湖泊之中。

一块紫色的水晶表面。

忽然浮现了密集的裂纹。

然后又逐渐拉伸延长,形成如同蚯蚓一般的体型。

接着几分钟后。

它微微蠕动身体,慢慢来到了岩浆湖泊与岸边的交界处。

一点一点钻入了那坚硬的岩石之中。

第2天。

吃过晨昕准备的早餐后。

苏武来到控制中心。

打算在处理避难所的日常事务之前,先查看一下紫晶体的动态。

而很快。

他原本随意的心态,便被凝重所取代。

根据部署在岩浆峡谷的探测器显示。

那些本应该只会被动跟随地震或者岩浆移动的紫晶体,在几个小时以前,居然拥有了主动移动的能力。

甚至还能穿行在岩层之中。

到了现在,初步估计已经有上千只紫晶体。

在岩浆峡谷地底周边扩散开来。

并且,这还只是位于地下50米以内的情况。

在更深处,超过量产晶体探测器扫描范围的地带。

到底有多少紫晶体正在悄悄蔓延,完全是一个未知之数。

这一瞬间。

苏武感到了无比的棘手。

如果是在地表还好说,这从地底扩散出去。

他又该怎么防御?

不过在坏消息中,总算也还有一些好消息。

这些进化过的紫晶体,总数量很显然存在一定上限。

在那直通地底深处的岩浆通道中,仍然还有大量的紫晶体没有出现任何变化。

同时进化过的紫晶体,主动移动的速度极为有限。

平均每小时仅在30到45米之间。

比盾构机的速度还要缓慢许多。

“锁定所有地底紫晶体,投放穿甲弹。”

“更改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巡逻路线,提前前往秦岭山。”

神情凝重中。

苏武首先连续下达了两条应急的命令。

不管真实情况如何,先把能够看到的那一部分蔓延趋势斩断,肯定没错。

接到苏武的授权。

岩浆峡谷两侧岩壁上的火力平台。

朝着峡谷地面发射出数十枚特制的穿甲火箭弹。

数秒后。

伴随着连续不断的沉闷轰鸣声响起。

峡谷地面上临近岩浆湖泊的一片区域。

瞬时间出现剧烈的震动。

甚至将旁边的岩浆湖,也连带的引动沸腾起来。

上千只经过初步进化。

努力在岩层中穿行了半个晚上的紫晶体。

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的反应,就彻底团灭在了这阵爆炸之中。

距离岩浆峡谷十几公里外。

庞大的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在白茫茫的风雪中缓缓转向。

碾压过一片不规则的冰层。

朝着岩浆峡谷的方向隆隆驶去。

极寒的气候与风雪的阻碍。

丝毫不能阻挡这由人类最尖端的科技,制造出来的钢铁巨兽。

而随着它的接近。

来自更深地底处的情报,开始不断呈现在苏武眼前。

“这里没有,这里也没有。”

苏武对比着全息地图。

看着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传输回来的数据,心中的重压一点一点的减轻。

得益于他发现的及时。

地底的情况,暂时还并没有达到失控的程度。

紫晶体的活动范围。

仍然还局限在岩浆峡谷一带。

不过,后续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在50米以下的地底更深处,有整整超过12000只紫晶体,正在往四面八方无规则的扩散。

同时,这些进化过的紫晶体的总数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还在不断的往上增长。

平均每分钟就会多出几十只紫晶体,开始从岩浆峡谷的岩浆湖出发,钻入岸边的岩层之中。

“这些东西,得想办法制止一下。”

非要说的话。

苏武不是没有能够攻击到地下数百米的武器。

甚至假如他咬咬牙,动用伊甸园卫星的天基打击。

把整个岩浆峡谷移平都不是太难的事。

可这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

紫晶体的发源地,大概率与岩浆的发源地一样。

都来自于距离地表80公里到400公里深的地幔软流层。

如此深的距离。

不要说剿灭,单单是将攻击触及到那一地带,都比登天还要难无数倍。

“从源头上将紫晶体彻底剿灭,基本不太可能实现。”

“唯一能做的。”

“就是在距离地面较近的浅层区。”

“尽量狙击它们,不给它们发育的空间。”

苏武仔细梳理着思路。

想要寻找应对办法。

而当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统计列表上,显示的那些进化紫晶体的平均移动速度。

一道灵光突然在他的脑海内闪现出来。

让他联想到了某种施工工具。

盾构机。

加装了震荡粉碎仪的盾构机,每天可以挖掘出长达15公里的地底物资运输通道。

论移动速度,几乎十倍于那些进化后的紫晶体。

天然就是捕猎它们的最佳猎手。

“在地下剿灭紫晶体的话。”

“盾构机只需要保留最前面的钻头,以及基本的移动能力即可。”

“移动速度还能更快一点。”

“成本也不算高。”

“而以紫晶体的硬度,只要找到了它们。”

“让盾构机的钻头多碾压几次,再传输到焚烧炉里灼烧一段时间。”

“就能轻松把它们的活性彻底灭杀,顺带还能得到数量最多的残骸材料。”

越想越觉得合适。苏武当即开始拉出制图软件。

现场绘制新型盾构机的设计图纸。

十几分钟后。

被苏武命名为猎晶体一型的新型改装盾构机设计图,便新鲜出炉。

然后又被交付到超级工厂。

插队进行生产。

中午。

在第1台猎晶体一型从超级工厂的生产线下线。

被早已等待在外边的雪地运输车,运往岩浆峡谷之后。

苏武徘徊在心头一上午的紧张和压力,就此彻底被解除。

有了这种针对地底的专业工具。

哪怕紫晶体全部都进化出主动移动能力,也别想逃脱他的封锁。

“不过,仅仅只拥有拦截工具还不行。”

“预警方面也要加强。”

“得继续使用生存点,强化出第3台晶体探测器了。”

“这一台可以装载在多翼无人机上。”

“让其在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巡逻范围之外,进行更广范围的巡查。”

“这样一来。”

“应该足以保证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绝对安全。”

“至于更远的地方——”

“到时候再看吧。”

处理完了紫晶体带来的新威胁。

苏武又打开了整个江河市的地下地图。

经过这一次的意外。

他隐隐地意识到了,那些附属避难所的安全程度,很可能比他想象的还要低许多。

假如未来紫晶体再进化一次,又增加了什么他预料不到的新能力,

说不定,在他还没有来得及做出新的应对之前。

整个江河市所有的附属避难所,都可能已经被紫晶体攻陷。

“种田在什么地方种都区别不大。”

“而且即使一时被摧毁。”

“也可以用仓库里的粮食,应急一段时间。直到新的种植园被建设起来为止。”

“还有活动区,它的作用是减轻居民精神压力。”

“有最好,没有短时间内问题也不大。”

“大不了和别人挤一挤,去那些之前建好的活动区休息。”

“这样算下来。”

“以后农家小院地下避难所新开拓的空间。”

“暂时都可以舍弃其它功能,全部用来建造标准宿舍。”

“以如今每天220万平米的建造速度。”

“每天足以容纳180万的新增人口。”

“差不多勉强能让后边陆续迁移过来的那些外地人口,全部直接住进农家小院。”

苏武抛弃了之前,同步扩张居住区和粮食生产区的平衡规划。

再一次选择了以收容人口为先的策略。

尽可能将所有人,都集中在最安全的农家小院避难所。

至于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隐患和压力。

再另外去想办法解决。

反正,再糟糕的情况也不会比人都死了更坏。

“和人口规模对应的种植园,也不能停止建设。”

“不过它们可以全部转移到附属避难所,那边剩余的空间足够承载这些新增的种植园。最多被摧毁的风险要高一点。”

“还有现行的8小时劳动制。”

“已经有点不太够用了。”

“开矿,工厂生产,守卫,战斗,建造避难所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毕竟如果发展速度不够快的话。”

“让那些紫晶体突破封锁,把整个农家小院淹没。”

“后果实在太过严重。”

“在这种生死存亡面前,人权和劳动法都得靠边站。”

“以后每个人,每天劳动时间都要强制增加两小时。另外还需要额外在游戏中工作4小时,以保证足够的灵性产出。”

在认真斟酌中。

苏武制定了新的劳动法案。

这项前所未有严厉的新规,在即将聚集起半个亿人口的农家小院避难所推广开来。

所带来的影响,注定会无比巨大。

它意味着至少有数千万人,从此以后,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基本已经不剩下什么属于自己的时间。

由此衍生的一系列诸如恋爱,婚育,网络和文化发展等等,都将陷入停滞。

“反正就算留下足够的时间,也没地方让避难所居民生孩子。”

“就先将就着专心发展吧。”

“等以后建设出了足够的单间和家庭公寓,再去考虑这些未来的事情。”

看着自己亲手修改的规则。

苏武最终还是感觉有些过于严苛,在想了想后,又额外添加了一项补充条例。

在强制增加的那两小时工作时间里,会获得双倍数量的贡献值报酬。

并且这些贡献值。

将会拥有更高的权限。

可以在短则几个月,最迟一年以后。

从避难所官方这里兑换更高等级的食物,教育,医疗服务,以及其它奢侈品。

“一切为了生存——”

接下来的几天。

因为新的劳动法案,以及通过第1次大规模人口转移,不断从宽江流域和余安市周边一带,涌入农家小院的大量新增人口。

让整个江河市的发展速度,再一次提升了一个级别。

原本停止下来的农家小院地下第8层的开拓挖掘,开始重新动工。

与此同时。

伴随着农家小院地下第6层正式建设完成。

为了节省时间,越发庞大的工程队,同时开始启动从地下第5层到地下第1层的挖掘工作。

这些措施加起来,让农家小院原本每天220万平米的扩张速度,增加到了300万平米以上。

而在农家小院本身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

苏武的军事力量也获得了恐怖的提升。

重装主战蜘蛛机器人数量超过了1万台,多翼无人机和快递级无人机数量达到了20万架。

普通蜘蛛机器人的数量更是突破百万台。

不过,和前两者几乎是纯粹用于军事领域不同。

普通蜘蛛机器人之中,仅仅只有30万台属于脱产类别。负责专门保证地表转移车队的安全,以及封锁秦岭山一带。

剩下的70万台。

依然在参与各种劳动。

除此以外,还有数量超过普通蜘蛛机器人数倍的机器狗,作为辅助战斗工具和辅助劳动工具。

广泛的应用在整个江河市的各个角落。

不少没有进入远程控制中心,又或者分配到外骨骼装甲,需要亲自参与体力劳动的普通人,都会分配一台机器狗。

用于增加他们的劳动效率。

同时,用于清剿可以在地下主动移动的进化紫晶体的猎晶体一型盾构机。

也陆陆续续的生产出了数百台。

它们如同微型的地下火车一般,终日不歇的穿梭在岩浆峡谷的地底。

构筑出了一条严密的地下防护网络。

让所有的紫晶体,都无法出现在距离地表5公里以内的地下世界之中。

而作为如此急剧扩张的代价。

苏武辛辛苦苦从宽江流域,以及余安市一带搜刮的资源,被消耗了一大半。

连曾经数量最多的普通钢铁,也变得有些缺乏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