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合法性
郭静明看向嘉宾席上的顾长庚。
“顾佬,咱们华夏虽然是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历史。”
“可是从古至今,也没有哪个皇帝心甘情愿把皇位传给臣子的吧?”
“苏辰写刘备让诸葛亮自取,这不是胡扯么。”
“如果之前您说苏辰所有可能是三国历史的合理想象,这一段的想象未免太离谱了。”
顾长庚拄拐低头沉思,没有说话。
王橸转过头,笑眯眯地问郭静明:“小四,怎么就离谱了呢?”
“你对咱们华夏文化这么没有自信?”
郭静明抬起下巴,一本正经说道:“华夏古代从来只有改朝换代,没有轮番为治的民主思想。”
“如果刘备有这个思想,那他不是开世界民主之先河了?”
“如果他有这个思想,那他应该在史书中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查无此史!”
姜汶问他:“那你觉着,刘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郭静明把刚才弹幕中的观点复述了出来:“当然是试探!”
“诸葛亮什么才能,刘备能不清楚?”
“先不说刘备说没说过这话。”
“就算是说了,那也一定是对诸葛亮的试探。”
“如果诸葛亮答应下来,埋伏的刀斧手能立马出来将诸葛亮砍死。”
“好在诸葛亮机灵,跪地求饶,誓死效忠才逃过一劫。”
姜汶轻蔑笑着:“我觉着刘备就是一面镜子,小人看了是小人,君子看了是君子。”
“你……”郭静明气得瞪大双眼,“咱们让顾佬评评理,看看华夏历史界泰斗,认不认同刘备是真心传位给诸葛亮。”
顾长庚摇了摇头:“刘备不可能传位给诸葛亮……”
“哈哈哈哈!”郭静明大声笑了起来,看向姜汶嘲笑道:“姜导,听到了没。”
“这次连顾佬也认同我的看法。”
“苏辰这一段,就是写得太离谱了!”
顾长庚又看向郭静明:“但刘备也不是试探诸葛亮。”
郭静明一愣:“那刘备说这话是做什么?”
顾长庚道:“我读过几乎所有的史书,对王侯将相心里的那些小九九,还是有些了解的。”
“关于传位问题,刘备是一定要传位给自己儿子的。”
“没其他原因,就是因为刘备姓刘。”
“对于蜀汉这样一个新生政权,合法性尤其重要。”
“刘备之所以能称帝,就是因为曹丕篡汉,天下没有刘氏皇帝了。”
“刘备将自己作为汉室正统,意图延续大汉。”
“所以刘备的政权,必须得姓刘,才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否则,蜀汉政权和曹魏政权没有任何区别,一个更弱小,更没有合法性的掌权,一定会被更强大的掌权所吞并。”
“刘备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不可能将皇位传给诸葛亮。”
王橸越听越感兴趣:“那小四说的试探,为什么也不可能呢?”
顾长庚解释道:“夷陵之战的大败,让蜀汉国力空虚。”
“如果这个时候杀掉诸葛亮这样的能臣,谁还能守住蜀汉?”
“刘备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埋伏刀斧手去试探诸葛亮。”
韩鳕越听越迷糊:“不传位,也不是试探,那刘备到底是什么意思?”
顾长庚耐心道:“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所关心的,一定是政权的长期发展。”
“公司如果垮掉了,员工们再怎么争又有什么意义?”
“刘备知道,蜀汉是诸葛亮一手打造出来的。”
“没有诸葛亮,就没有今天的蜀汉。”
“刘备对诸葛亮的才能,是极度认可的。”
“在他将死之日,知道只有将蜀汉托付给诸葛亮,才有未来。”
“刘备的‘君可自取’,其实是说给蜀汉的文武大臣以及皇子皇孙们听的。”
“意思是,你们以后全都得听诸葛亮的,就算他要当皇帝,都是我允许的。”
“只有这样,群臣才能完全臣服于诸葛亮,诸葛亮才能放开手脚为蜀汉打出一片天。”
撒呗宁问道:“那您认为,诸葛亮会取代刘氏做皇帝吗?”
顾长庚笑了:“当然不会!”
“刘备就是知道诸葛亮不会这么做,所以才说出这番话来的。”
“刘备都知道,蜀汉政权的合法性在于汉室血脉,‘君才十倍于曹丕’的诸葛亮会不知道吗?”
“曹操只是架空了皇帝,就被天下人骂作汉贼。诸葛亮真的取代了刘禅,那他立马就会被天下人讨伐。”
“诸葛亮何其聪明,怎么可能去做袁术那样的蠢事。”
“刘备与诸葛亮鱼水君臣,两人都做到了十足的信任和理解,所以刘备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撒呗宁醍醐灌顶:“我听懂了,原来是这样理解的。”
“感谢顾佬为我们解惑。”
“少一些阴谋论,多一点真诚。”
“套路换不来人心,能换来人心的,只有真心。”
撒呗宁看向直播镜头:
“观众朋友们,《神来之笔创作大赛》本场比赛已经连续进行了六天。”
“我们的打分通道及竞标环节,将在明天开放,敬请期待。”
各大传媒公司听到这个消息,蠢蠢欲动。
杨蜜给迪丽热芭打去电话,让他明天打扮漂亮一点,一起去节目现场,势必拿下《三国演义》的版权。
王忠军王忠磊两兄弟找到苏辰的“白月光”,联系好了,明天一起去见苏辰。
证五阳光、大唐等公司,也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找关系的找关系,找钱的找钱,纷纷对《三国演义》的版权,势在必得。
原因无他,《西游记》的热播,让他们实在太眼红了。
苏辰美美地睡过一觉之后,起床洗漱,吃过早饭,准备写下《三国演义》的大结局。
【曹丕得知刘备身亡,兴奋不已:“刘备已亡,朕无忧矣。”】
【“何不趁其国中无主,起兵讨伐。”】
【贾诩劝道:“陛下,刘备虽亡,但托孤于诸葛亮。”】
【“亮感恩刘备知遇之恩,必尽心竭力,扶持幼主刘禅。”】
【“陛下不可仓促兴兵。”】
【司马懿站出谏言:“陛下,不乘此进兵,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