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神外奇迹!镜下逢生!

而是,傅元魁一辈子都无法挣脱的阴影,对许秋来说,可能就是随手为之。

甚至于,许秋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曾经让多少天才绝望。

傅元魁就不说了。

院士传人,这四个字就已经能代表一切。

此外,佟雪龄、黄立岷、薛宏,乃至于看起来是前十名垫底的谭步飞……

这些人,哪怕是在几人面前没有一点天才气质的谭步飞,在全场这一百人之中,都已经是触摸不到的天花板了。

而要知道,这一百个人,已经是全国各省宣布出来的精英!

很多都是全省骨科第一人!

不知不觉间,许秋就已经走到了青年精英的头一位,而且对“骨科大赛冠军”这个金字招牌已然是不屑一顾了。

“回去吧,许秋和常微罹院士不是一路人。”

戴楠对傅元魁说道。

此时她已经形容不出自己的心情了。

她惊叹于许秋的刚正不阿。

却又担忧刚折易弯。

喜忧参半,大概就是此时戴楠的真实写照。

“谢谢戴教授,我先回去了。”

傅元魁对戴楠行了一礼。

全程都抬不起头。

随后,他才盯着自己的脚尖,快步离开了研究所。

而这一幕,也让戴楠、邱伟等人哭笑不得。

没记错的话,前几日傅元魁来的时候都是昂首阔步,甚至于对戴楠都有些不太在乎的样子。

然而如今,他被许秋打得彻底没有了脾气。

张骁此时乐不可支,道:“我听说,常微罹打算把许秋当成傅元魁的磨刀石来着。现在我想问问他,这磨刀石够不够酸爽!”

戴楠差点也被逗笑。

旋即她压住上扬的嘴角,不带怒气地骂道:“背后议论他人不是什么好习惯……许秋的学术报告会要开始了,走吧,别错过正事。”

邱伟和张骁相视一笑,都赶紧跟上了戴楠,奔着研究所的报告厅而去。

……

下午两点。

一场牵动整个神经外科的学术发布会在大夏神经外科研究所举行。

开场,许秋并没有讲太过深奥的东西。

而是直接把彭月娇的术后指标甩了上来。

“术中,我们采取的是显微神经束组分离与缝合技术,因此,可以保留供体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功能。

“而术后十二个小时,病人原本瘫痪的左侧肢体,握力已经达到了检测的百分之三十,并且拇指对掌恢复,kapandji评分7分。

“电生理监测方面,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振幅恢复至42mv!而相比健侧,这个数值是70mv。目前患侧已经达到健侧的百分之六十!

“具体的运功和感觉功能方面。

“病人左侧肢体肩外展达到m3级别,可以抗重力。肘弯曲更是达到了m4级别,能提起3kg的物体……

“另外触觉定位误差在30毫米之内,两点辨识觉则在11毫米附近!”

许秋讲解的同时,屏幕上还出现了详细的指标。

还有进行评测时留下的图片记录,以佐证真实性。

一般来说,学术报告会这玩意儿没人敢造假。

尤其是当着这么多顶尖神外大佬的面。

因而贴图片什么的座位证据属实是没必要。

但今天却又要另当别论了。

着实是术后效果太夸张!

别说是范鑫、林柏舟等人,就是戴楠,在亲自做完彭月娇的术后测评后,也是差点就傻眼了……

按照他们的想法,患侧肢体只要能用,就算手术大成功。

但现在,术后十二个小时,直接恢复了三成!

甚至于能当场写字了。

不敢想象,三个月后、一年后以及两年后,病人的患侧能恢复到什么地步!

这已经不像是一台崭新术式了。

而更像在临床上已经运用了几十年的成熟术式,几十年临床手术积累下来的最完美病例展示!

如果没有图片,他们可能真的会怀疑数据的真实性!

……

而随着术后指标展示完成,所有人的心思已经完全被吸引了过来。

此刻再无一人言语。

没有什么比病人的预后更能说明问题,更能代表手术的优越性。

此时,许秋将要讲解的手术内容,对于众人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字千金”的宝书了。

“……手术的具体步骤相当复杂,三言两语讲不通透,接下来我就讲几个技术关键点。

“譬如神经缝合时,为了做到精准神经束匹配,术中可以利用电刺激定位颈七神经的前股运动纤维,从而与与患侧肌皮神经、正中神经运动束对接。

“另外神经移植的长度——健侧颈七神经至患侧靶点距离大于20cm时,必须联合腓肠神经移植,而且每增加10cm,再生速度就会延迟一个半月……借此也可以对预后做出评估。

“术后的监测,最好配合神经诱导装置一同进行。

“目前我们认为,术后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高频超声测量神经再生速度,像彭月娇,用上神经诱导装置,她的再生速率可以达到每天2mm左右,而正常病例应该是1mm左右。

“此外尤其注意,六个月是一个时间节点!

“如若术后6月,tinel征依然未超过肘关节,此时必须警惕再生停滞,早日考虑做神经松解术……

“……”

报告厅内,鸦雀无声。

只有许秋那平稳而笃定的手术讲解与介绍。

一个小时后。

咔哒。

随着许秋再次按动鼠标,课件终于来到最后一页。

而此刻,画面中只有唯一一张图片。

图片上是歪七扭八的字。

不过还是能辨认出内容——“谢谢许秋医生,使我镜下能逢生、掌中有乾坤!”

落款,是左右神经互换术首例病人,彭月娇。

而看到这个字条,报告厅全场都沸腾了。

此时他们宛若看到了一个奇迹。

这简单一行字带来的轰动,甚至远超当年杨萱的肺移植病例出现在胸外科领域。

“能写字”,这个能力,已经超过了任何复杂的指标测试。

握力、对指能力、精细操控力、两点触控觉等等……各种肢体的能力综合在一块,才能变成普通人习以为常的“能写字”。

而放在彭月娇身上,却无异于登月之后迈出的第一个脚步!

更何况,彭月娇这几个字还不简单。

镜、能、逢、等等……都是笔画很多的难写字!

然而在彭月娇笔下,却显得相当轻巧。

此刻,就连已经知道课件内容的戴楠,也不由得兴奋了起来。

这行字,在如今看来似乎只是平平无奇的病人恢复效果展示。

但往后的无数年,只要提及左右互换术,只要涉及到神经外科的重大历史,这一张字条都会出现。

可能在教科书上,在医学史中,在各种教案之内……

可以说,正是这一行字,宣示左右神经互换术彻底于临床问世!

今日之后,这项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都将得到完美证实,落地的速度,甚至比杜崇岚那边的序贯式双肺移植还要快上无数倍!

毕竟。

序贯式双肺移植,是打破之前的利益阶层,重新划分蛋糕。

阻拦重重。

而左右神经互换术,则是给一潭死水的神经外科带来了一个巨大的蛋糕。

先入局者、推行最快者,就能占据最大的优势!

没有人会阻拦这一崭新技术的普及,所有人都会抓住这弯道超车的机会,拼了命地将左右互换术引入自家医院!

……

这场学术报告会,最终以全场轰动、整个神经外科震动而落幕。

报告会结束后,许秋一如往常,直接从后门绕出了研究所,把接待各种大佬的烂摊子交给戴楠来解决。

不过这一次,等他一路穿过工作通道,来到研究所之外时,却看到了一个怎么也想不到的人。

而此刻,对方正站在远处静静地等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