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有些可怕!
收到汉斯人的电报,林千羽笑了。
“第二帝国的人看起来的确要比后来的威廉二世要强,至少在威廉一世和俾斯麦这一代,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极限,知道取舍和合作!”
外交部长顾维钧笑着说道!
同样是面对东边的毛熊这个敌人,第二帝国一开始和和一战以及二战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在历史上,第二帝国建立之后,俾斯麦一直在努力促成第二帝国和毛熊人结成同盟。
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不用担心会出现腹背受敌的局面。。
在这样的基础上,德意芷跟奥匈帝国和毛熊结成了三皇同盟,一起对抗日不落和高卢等国。
而在本时空,俾斯麦和威廉一世一开始也是这样打算的,但是因为天朝的崛起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使得毛熊跟德意芷的关系恶化,两国不仅没能成为盟友,反而还成为了敌人。
于是,德意芷人不得不分出精力来对付东边的毛熊。
而且,他们此时拿到的剧本跟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第三帝国的剧本几乎如出一辙。
这两个剧本中,汉斯人都是不得不同时应对东边和西边的强敌,而且都是很轻易的解决掉了西边的敌人高卢,然后获得了集中力量对付毛熊的。
不过,小胡子的盟友倭国人实在是不行,他们在入侵了天朝之后,就陷入了苦战。
虽然占领了天朝很大一部分土地,但是因为天朝太大,脚盆的兵力太少,所以无力集中全力去灭掉天朝,导致战争久拖不决。
而且因为东北方向苏军的存在,导致脚盆人不得不在东北地区囤积上百万的关东军用来防备苏军。
这使得日军在天朝战场上更加难以迅速取胜,这种情况下,日军曾经尝试过对毛熊挑事,结果在诺门罕战役中被暴打一顿,苏军的装甲部队的强大,给日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之后,日军就失去了从东边进攻毛熊,配合第三帝国灭掉毛熊的兴趣。
试想一下,如果脚盆人实力再强一点,能轻松的灭掉天朝,然后集中兵力配合德军东西夹击,进攻毛熊的话。
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将会变成怎样,这恐怕很难预料!
不过,这一时空,德意芷人的运气比较好。
他们的盟友不是不靠谱的脚盆人,而是天朝!
在击败了日不落人主导的联军,并且挑起了倭国的内战之后。
天朝自身的安全问题彻底解决了,此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派遣大军来进攻天朝,在远东这一块,天朝就是当之无愧的地区霸主。
这种霸主的地位,使得天朝可以毫无顾虑,集中力量去对付北边的敌人—毛熊!
对于天朝而言,从商周时期开始,北边的蛮夷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就一直都是帝国最大的威胁!
秦汉时期的匈奴、魏晋南北朝和唐代的鲜卑、柔然、突厥等,再到两宋时期的契丹、女真人和蒙元等,一直都是让中原王朝非常头疼的存在。
所以,历朝历代的天朝,都会将北方作为自己防御的重点,将北方的敌人视作为自己的心腹大患。
而毛熊人在清廷时期的所作所为,充分证明了,他们的确就是天朝北边最大的安全隐患!
相较于其他列强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的要求,毛熊人动辄狮子大开口,索要大量的土地,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之内就索取了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开放通商口岸可能会让天朝变穷,但是大规模的掠夺天朝的土地却会让天朝亡国。
所以,在天朝人的心目中,他们最讨厌也是最仇恨的列强,就是北边的毛熊人!
在这种背景下,天朝有足够的政治意愿去跟毛熊交战。
因此,对于德意芷而言,跟天朝结盟,然后一起对抗毛熊,这一招的确是最优的选择,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神来之笔。
就算不考虑在商业市场,技术转移等方面的收益,单纯从军事战略的合作上,跟天朝结盟都可以为德意芷人带来巨大的利益!
对于德意芷人而言,既然当初能跟奥迪利、毛熊一起三家瓜分菠兰,那么现在他们当然可以击败毛熊之后,独吞菠兰。
向西边攻打高卢和风车国、比利师等国,不仅会遇到强大的抵抗,而且也很难吞并这些国家,因为日不落不会允许他们这么做。
可如果向东扩张,去抢毛熊人手中的东西的话,这种阻力就小得多。
而且,因为毛熊人贪得无厌,他们占领了大量本不属于毛熊的土地,这使得德意芷人想要占领这些地方,可以借助本地人之手一起反抗毛熊,这样远比在西边扩张更加容易。
东欧大平原这种好地方,不只是天朝人看上了,近在咫尺的普鲁士人更加垂涎欲滴啊!
而现在,刚好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摆在他们的面前,趁着天朝已经跟毛熊开战的机会,一起出兵击败毛熊,将毛熊打败之后瓜分他们的土地,岂不美哉?
第二帝国人的意图,可谓是跃然纸上了!
“俾斯麦或许有些手段,但是威廉一世现在恐怕已经很膨胀了,这一点从他不顾俾斯麦的劝阻,执意要在凡尔赛宫登基加冕的事情就可以看出来!”
林千羽摇了摇头,认可了外交部长的第一句话,但是不认可第二句话。
“第二帝国要跟我们合作可以,但是他们必须要拿出一些好处出来,什么都不想给,就想让我们配合他们,那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西伯利亚的战事现在已经基本上成了定局,叶卡捷琳堡内的俄军插翅难飞,汉军只需要慢慢的困死他们就行了。
所以无论是毛熊的冬天来不来,天朝这边都不着急,反倒是欧洲那边,德意芷人要开始着急了!
毕竟,再拖下去,这一次的机会可就没了!
皮球又踢回了第二帝国这边。
汉斯人看到天朝人的电报之后,感到十分的费解。
“天朝这是什么意思?”
威廉一世找到了自己的宰相,开口问道。
俾斯麦认认真真的看完了电报之后,思考了一下,开口说道:
“他们大概是在等我们开出价码,如果没有足以打动他们的好处的话,他们可能不会继续向东进军了!”
汉军此时就停在了里海和叶卡捷琳堡这两个地方,并没有继续向西推进的意图。。
这对于第二帝国而言显然是不够的的,要是汉军不继续向西进军的话,那等于说毛熊人还有1500多公里的活动空间,考虑到柏霖到莫思科的距离已经超过了1500公里了。
两者相加的话,德军必须要深入毛熊腹地至少3000公里,才能彻底的灭掉毛熊!
这对于德军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们必须要得到汉军的配合才行。
“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好处?”
威廉一世很困惑,看向自己的宰相问道。
俾斯麦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想了一下,回答道:
“天朝人出兵是为了将毛熊的势力范围从远东赶走,不让对方威胁到他们的本土,而现在,他们基本上已经达成了这个目标了!”
对于这一点,威廉一世倒是很认可。
“是啊,他们能在西伯利亚那种荒原上长驱直入数千公里,还能一战击败毛熊的主力军团,老实说,这种强大的作战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实在是叫人感到有些可怕!”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作为一个刚刚带兵参加过对高卢战争的皇帝而言,威廉一世很清楚战争中后勤保障是多么的重要。
虽然在德意芷人的字典中,没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但是他们通过无数场战争,早已总结出了这个经验。
越是两国之间的大规模交战,越是在考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尤其是一个国家的动员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
在普法战争开打之前,恐怕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会看好普鲁士吧!
毕竟,普鲁士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总人口还是经济实力什么的,都不如高卢人的纸面数字看起来强大!
可是,普鲁士的军事传统赋予了他们极强的军事动员能力,而他们在欧洲率先依靠铁路进行后勤运输的举动,也帮助他们极大的解决了后勤保障的问题。
在莱茵战场上,普军曾经一度在炮战中被法军给压制住了。
但是法军的优势没有持续太久,就因为炮弹的供应跟不上消耗,所以不得不停止炮击。
而这种问题,他们的普军同行可不会遇到。
这场战争中,普军凭借着强大的动员能力,动员了上百万的部队参战,在参战的兵力上超过了高卢。
而且,普鲁士利用铁路极大的方便了自己的后勤补给,使得他们的军队永远不用担心物资和弹药的问题。
这是他们得以迅速的击败高卢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一场战争,说到底也不过只是在他们家门口作战而已。
因为距离很近,所以他们的后勤补给难度不大,可如果这个距离拉长到了上千公里甚至是数千公里的话那结局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带入汉军的角度去看待他们从本土出发,跨越了整个西伯利亚平原,几乎打到了乌拉尔山脉附近,这种可怕的后勤保障能力,即便是德意芷帝国也望尘莫及!
“既然如此,我们必须要开出更高的价码出来,这样的话才会对他们有足够的吸引力!”
“可是,更高的价码是什么呢?”
威廉一世有些茫然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