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请辞太子位
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胤礽直接去了乾清宫。
对于太子突然过来,康熙疑惑,但还是让梁九功请太子进来。
看着身姿挺拔的太子,规矩平静的向自己请安,康熙心里就觉得不得劲。
语气颇有几分冷淡的问道:“太子这会儿怎的来给朕请安了?”
胤礽双膝跪地,恭敬磕头道:“皇上,儿臣有一事相求,望皇上恩准。”
康熙拿着朱笔的手一顿,眼中划过一丝寒芒。
他端坐在龙椅之上,面沉如水。
眼神深邃的瞧着下方身着杏黄色太子服饰的胤礽。
“哦?太子有何事求到朕这里来了?”
胤礽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决然。
“皇上,儿臣自觉德才浅薄,不足以担任太子之位。”
“儿臣恐有负皇父厚望,自愿放弃太子之位,恳请皇上另择贤能!”
康熙心中猛地一震,心底有一丝莫名的情绪在如暗流在涌动。
但他的面上依旧保持着威严,眼睛微微眯起,怀疑的目光犹如实质般,落在胤礽身上,似是想要看穿他的目的。
整个大殿陷入沉默之中。
康熙朝梁九功摆摆手,很快乾清宫内的所有宫人,都静静地退了出去。
待只剩下父子二人之时,康熙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太子何出此言?朕自幼对你悉心教导,便是认定你有继承大统之能。”
“但你一再提出放弃太子之位,难道储君之位于太子来说,是儿戏不成!”
“太子,你实在太令朕失望了!”
康熙满面的怒气,高声斥责下方的太子。
胤礽扯了扯嘴角,并不在意皇上此时的态度,只是依旧恭敬的说道。
“皇上,往日儿臣曾说过,若日后儿臣做的不好,没有达到皇上的期许,儿臣愿意退位让贤!”
“儿臣如今自知资质不足,且朝堂之上,诸多大臣对儿臣颇有微词,儿臣怕长此以往,不利于朝局的稳定。”
康熙心中此时复杂极了,又不悦有轻松也有丝暗喜,但更多的却是恼怒。
“太子!朕再说一遍,储君之位不是儿戏!”
“朕自你满周岁,便立你为太子,更是亲自将你带在身边教导为君之道,花费诸多心血培养你。”
“如今你却如此轻易推却?”
“你可对得起朕对你的期许和信任!”
胤礽闭了闭眼。
【呵~】
【期许和信任?】
【或许是有,不过那早已是陈年往事罢了。】
胤礽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也不愿意此时与皇上过多拉扯。
他再次磕头道:“皇上,儿臣之心意已决。儿臣愿以大局为重,请皇上恩准儿臣之请。”
见太子执意如此,可见是真的想要辞去太子之位,康熙竟是暗喜压过了恼怒。
他一直忌惮太子势力渐长,此时太子主动请辞,让他一直紧绷的神色放松了不少。
不过太子之位重之又重,若是他轻易答应了,怕是前朝和天下都会觉得他这个皇帝过于绝情。
康熙紧紧盯着胤礽,眼神犀利凌然,可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
片刻后,康熙皱着眉头,仿佛在深思,其实内心已经在开始盘算废黜太子之后的事情了。
过了一会儿,康熙才缓缓说道。
“太子今日之言,朕需细细思量。”
“太子之位一事,关乎大清江山之未来,朕需慎重考虑。”
“朕对你寄予厚望,你且先回毓庆宫,暂莫再提此事,一切朕自有定夺。”
康熙的声音听起来依然威严庄重,表情也没有丝毫破绽,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心中那股轻松已经快要抑制不住。
胤礽知道皇上这是差不多同意了。
他磕头谢恩,应道:“是,儿臣遵旨。”
然后缓缓起身,一身轻松的走出了乾清宫。
待他走到乾清宫门口的时候,瞧见了梁九功眼中的关心和担心。
胤礽对他笑了笑,然后点点头彻底离开了。
康熙望着太子离去的背影,眼神中闪过复杂的神色,既有对太子请辞的满意,又有着对接下来朝局变化,以及如何提前布局的深思。
毕竟自太子第一次请辞后到如今,面对太子以及身后势力带给自己的压力,他已经不止一次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如了太子的意思。
胤礽回了毓庆宫后,和婉瑜说了乾清宫之事。
并且还同婉瑜说了,此事了后怕是他们就要远离京城了。
婉瑜虽然也很想和胤礽游历大清风光,但同时也很不舍的几个孩子,尤其是最小的弘晷和弘历。
她眼眶绯红的说道:“他们太小了,我怕长时间不见,他们就会忘了我们。”
“还有琦琦,她如今怀着丰生额的孩子,几个月后咱们就能看到孙子孙女了。”
“保成,就就不能等他们大些了,咱们再离京吗?”
胤礽扯了扯嘴角。
轻轻擦去她眼角的泪水。
“对不起,瑜儿,这个我不能答应你。”
“否则就是功亏一篑了。”
婉瑜不解道:“为什么?”
胤礽给她解释了原因,婉瑜眼中的泪水流的更多了。
胤礽心疼的将她搂进怀里。
“若是你舍不得孩子和儿媳妇腹中的孙儿,咱们可以等孩子生下来后,再离京。”
“以后每年,咱们也可以回来瞧瞧孩子们,不会让他们忘了咱们的。”
婉瑜埋在胤礽的怀里,呜呜咽咽的低声哭泣。
“我我就是舍不得他们,也放心不下他们。”
胤礽轻轻拍打着小福晋的后背,极力的安抚着她。
“别担心他们,我会安排好的。”
“我已经想好了,待咱们离开京城后,就让四弟将弘晷抱回雍亲王府,放在你族姐那里,同弘历一起长大。”
“此事结束,皇上应该也会有旨意,给我封爵建府。”
“我一个太子,没道理退下来连个亲王位都得不到!”
“如今丰生额已经是亲王了,若是皇上大度又给我封了爵位,我想把爵位直接传给弘晔。”
“至于弘晷的爵位,我还是最想由弘历日后册封。”
“若是皇上无意,到时候孩子们有丰生额和儿媳妇照顾,咱们可以偶尔回来看看孩子。”
“而且我已经叮嘱了丰生额,日后每年将弘晷和弘历接到他那里住几个月,有他这个长兄教导,俩孩子会越来越优秀的。”
“至于佛尔果春和富灵阿,我会请两道圣旨,将她们留在京中,不会让她们和亲的。”
“有两个亲王兄长,还有赫舍里氏一族和瓜尔佳氏一族护着,两个女儿的未来也差不到哪儿去的。”
“更何况她们一个是公主,一个是郡主,未来的夫家也不敢怠慢她们。”
婉瑜紧紧抱着胤礽,听着他碎碎念着后面的安排,不安的心也渐渐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