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失踪的孩子
在村子的西头,有个东西狭长的池塘。夏秋季节,池塘里注满了水,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因此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称它为凤凰池。
某年某月,一个懂风水的南方人从这儿经过,认为这儿地势奇特,日后必将有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人物在这儿出世。
但许多年过去了,这儿并没有大人物出现,甚至连一个举人也未出过。
正德年间,一个农户从村子中央,迁到了池塘的东岸,在那儿盖了几间茅草屋,成为了最靠近池塘的住户。
几十年后的某一天深夜,在这间茅草房里,随着一个婴儿的几声啼哭,一个新生儿来到了这个世界。
这个婴儿便是后来对大明朝的兴亡衰败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一代奸臣魏忠贤。
魏忠贤的幼年时家境很不好,他家没有自己田地,靠父亲给人做工养活一家人。
由于家境贫困,魏忠贤连读私塾的机会也没有,相比于同龄人,他的童年是不幸的。
童年苦难的经历,对他的影响很大,“我被贫穷吓怕了,”这是他得势后,疯狂敛财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以童年的不幸,作为贪财的借口,实在可笑。
和他一块在困苦中长大的,还有比他足足小了十岁的弟弟魏忠义。
魏忠贤的出生,给家人带来的是希望。而他弟弟的出生,不但未能给这个家庭带来任何的喜悦,反而因为多了一张嘴,使这个家的生活更加困难。
不甘向命运低头的魏忠贤,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十几岁便从家出走,之后便一直音讯全无,就连双亲过世,也未回来奔丧。
因此人们都相信他己不在人世了,直到多年后他在外发达了,人们才知道他在外活的很好,并且己成为人上人了。
和哥哥的精明能干相比,魏忠义落后太多了。他沉默寡言,老实本分。父母不在后,又一个人生活了多年。在三十岁时,终于有了媳妇,是一个老佃农的女儿,腿有残疾。在别人眼里可能是累赘,但忠义知道自己的家庭确实不好,女人能跟自己就很不错了,因此对这桩婚姻依然很满意,对女人十分地疼爱。
哥哥不在,生死未卜,延续香火的重任便落在了他身上。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一年后,忠义有了一个女儿,取名英姑。
几年之后,他们的儿子又出生了。
抱着刚刚坠地的男孩,魏忠义喜极而泣。尽管生活一如既往地贫困,但至少,他有了传承人,因此更加倍努力地挣钱。虽然很累,但一看到两个在苦日子里依然健康成长的孩子,愁苦就没有了。
有孩子,就有希望。
他便给儿子取了个乳名,叫留住,大名单一个良字,这便是后来在魏忠贤陵墓中起关键作用的魏良。
然而即便他一家追求的是能简简单单的吃饱饭,维持最低层次的生活,老天也不想惠顾,解决温饱始终都是个问题。
吃饭问题没解决,某一天,厄运又降临到了这个农家小院。
那是一个雨后的上午,忠义从地里回来,发现家只有儿子一个人玩,女儿英姑不见了。
虽然有点诧异,但也没有往细里想,以为女儿己长大,有自己的玩伴了,因此丢下满脸鼻涕们弟弟,自己玩去了。这也正常,就照样忙自己的。
吃上午饭时,仍没见女儿回来,感觉有点不对劲,忙出去找。
这时他仍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以为女儿只是贪玩,忘记了吃饭的时间。
虽然这样的事以前没发生过,但随着女儿的长大,她越来越追求自己独立的生活,这样的事会越来越多。
找了一趟,几个和女儿同龄的家里,都找了,人家的孩子都在,说并没见到英姑。
忠义这才有点慌,逐把寻找孩子的范围扩大到村外。
其实他不相信孩子会一个人跑这么远,英姑从小在他说教下,十分乖巧。她的主要玩伴,就是弟弟,从没一个人单独到庄外去过。
找了一圈,没有找到。族人听说英姑不见了,也都来帮忙。
大规模的寻找在黄昏前举行,因为大家都明白,不管孩子是如何失踪的,在天黑之前都必须找回来,否则天一黑,就危险了。
这儿是山区,各种野兽都会趁夜色出来觅食,其中不乏大型猛兽。它们的进攻,对于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来说,除了死亡,没别的选择。
夜幕降临后,乡亲们都聚集到忠义家,劝慰夫妻二人,说孩子可能是出去玩,迷失方向了,说不定明天便会自己跑回来。
忠义知道,这是大家在宽慰自己。他心里明白,如果孩子一夜未回,找回来的希望就很渺茫了。
现在,最急需知道的,是英姑失踪的原因。
开始,大家做了许多猜测,但都不靠谱。
最后,一个妇人的话,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这个老妇人是一个羊倌的婆娘,家里养了十几只羊。当天老头子有事要外出,便把羊鞭子交给她,让他去替自己把羊赶到东坡吃草。
路过忠义家门口时,见那儿有一个女人,在那儿东张西望,看到老妇人过来,忙躲到一处墙后去了。
之后,他在墙后频频向老妇人张望。
老妇人从没见过这个女人,以为是忠义家的亲戚,也没在意。
直到天黑,她听说英姑不见了,才想起这件事。她想提醒人们,这个陌生女人的出现,是否和孩子的失踪有关?
忠义证实,他们家当天并没有亲戚来串门。
这样,这个神秘出现的女人,立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没找到孩子之前,她成了最大嫌疑人。
很快,有人对老妇人未看到的事,做了后续补充,使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更清晰。英姑的失踪和这个女人,有很大关系。
提供消息的也是一个老妇人,她上午挖了一篮子野莱回家,在村口碰到一个穿紫衣的女子,背着一个大口袋,和她擦身而过。
由于这个女人穿的很体面,又是陌生人,她不由回头多看了她几眼。
那个女人也在回头望她,四目相对,那个女人显得有些慌张,忙转过身,很快走上了一条小道,消失了。
她背的口袋很大,看起来物体不小,从她很吃力的样子,推断她背的东西有一些份量。
这儿离英姑家不远,由于是农忙季节,人们都在田地里劳作,村头巷尾,都静悄悄的,看不到人。
据老夫人回忆,这个女人穿一身紫色外衣,个子高挑,年纪在二十岁左右,大眼,面色白皙。虽不是十分漂亮,但也不丑,属于那种耐看型女人。
她的描述得到了放羊女人的认同,虽然她没有看清这个女人长什么样,但从服装身段上,以及时间上,可以断定这是同一个女人。
这时,大家的心头就变得无比沉重起来。
显然,英姑的失踪,和这个女人有关。
在她身边虽然没见到英姑,但这个女人背后的袋子,肯定有问题。
那袋子装下一个孩子,绰绰有余。
而且据挖菜女人回忆,袋子的形状很不规则,还真像一个孩子蜷缩在里面,只是一动也不动。
这很好理解,这个女人在抱走英姑前,给她喂了迷魂药之类的东西,使她昏睡过去了。
于是,人们在寻找英姑的同时,向当地官府报了案,要求追捕这个女人,追回孩子。